关于大别山精神的心得体会.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大别山精神的心得体会 巍巍大别山,绵延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横亘于神州大地腹地。 英雄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孕育了著名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两支参加长征的部队源于此。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大别山于中国,是地理坐标,更是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代后来人接续奋进,成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向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 坚守信念,28年红旗不倒 “只要我不死,就要闹革命!”黄麻起义时担任赤卫队队长的程儒香牺牲前口含鲜血大声疾呼。 192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爆发,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此后,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逐步形成。 1928年初,程儒香被捕。在滴水成冰的雪天里,敌人将他钉在树上,逼其交出共产党员和赤卫队员名单。程儒香非但没有屈服,还厉声痛斥敌人,最终在受尽酷刑后壮烈牺牲。 在整个大别山革命历史中,像程儒香这样不怕牺牲的英烈并不是个例。在极其艰苦的斗争形势之下,面对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和威逼利诱,是什么令他们如此无畏? “砍头只当风吹帽,甘洒热血绘锦绣”“共产党为穷人翻身,是劳苦大众的”“共产党好,为革命流血值得”……先烈们牺牲前写就的壮烈诗文、发出的声声呐喊道破答案,在大别山上空久久回荡。 坚韧不拔的精神、矢志不渝的信仰,激励着大别山区共产党人奋勇向前,成为他们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最强大武器和力量。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永不熄灭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27年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到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大别山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和22年革命武装斗争不间断的传奇,近百万人为此献出宝贵生命。 “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坚持到底,决不让大别山革命的红旗在我们手中倒下!”自1928年开始长期坚持在大别山地区开展革命斗争的“大别山的儿子”刘名榜,曾这样鼓励战友。 勇当先锋,胸怀全局肯担当 在参加长征的四支红军部队中,有一支虽不是最早出发却最早到达,并实现了长征途中人数不减反增、成功创建革命根据地壮举的队伍。这就是重建于大别山地区的“北上先锋”红二十五军 团结一心,朴诚为民守本色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有一面青砖墙。墙上誊抄着《中国(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 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法。1932年初,土地法传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当地苏维埃主席请秘书将全文誊抄在墙上,进行广泛宣传。 这面墙,承载着无数农民成为土地主人的期盼,见证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从红军公田碑到《粮草通知》,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到“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党和军队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结成鱼水一般的情谊,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大别山上一根藤,藤缠树来树缠藤。红军好比山上树,穷人好比树上藤。藤离树来无处挂,红军是咱救命人。”这首大别山地区曾经传唱的红色歌谣,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与人民一条心的生动写照。 得民心者得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鄂豫皖苏区能够28年红旗不倒,新四军能够在江淮大地同敌人奋战到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能够站住脚、扎下根,淮海战役能够势如破竹,百万雄师过大江能够气吞万里如虎,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90多年前,红色歌谣《八月桂花遍地开》描绘了乡亲们庆祝苏维埃政权诞生的热闹场景,表达了他们翻身做主人的喜悦之情,也昭示了大别山的未来。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大别山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一代代大别山人艰苦奋斗、团结一心,为了更加美好的新生活不懈努力。 如今,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大别山精神正迸发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红旗不倒,火种绵延。大别山精神将继续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文档评论(0)

注册安全工程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持证人

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操作规程、标准化、体系等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5日上传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