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科蔬菜病害诊断与防治二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葫芦科蔬菜病害诊断与防治(二);(四)黄瓜菌核病;1.症状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以距地面5-30厘米发病最多,瓜 被害脐部形成水浸状病斑,软腐,表面长满棉絮状菌丝体,最后产生黑色菌核。茎部被害,开始产生退色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呈淡褐色,病茎软腐;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 茎表皮和髓腔内形成坚硬菌核,植株枯萎。幼苗发病时在 近地面幼茎基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很快病斑绕茎一周,幼 苗猝倒。;2.病原;3.发病特点;4.防治措施;(五)黄瓜细菌性角斑病;1.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 害。幼苗期子叶染病,开始产生近圆形水浸状凹陷斑,以 后变褐色干枯。成株期叶片上初生针头大小水浸状斑点, 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 面病斑上产生乳白色粘液,干后形成一层白色膜,或白色 粉末状物,病斑后期质脆,易穿孔???茎、叶柄及幼瓜条上 病斑水浸状,近圆形至椭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常开裂,潮湿时瓜条上病部溢出菌脓,病斑向瓜条内部扩展,沿维 管束的果肉变色,一直延伸到种子,引起种子带菌。病瓜 后期腐烂,有臭味,幼瓜被害后常腐烂、早落。;2.病原;3.发病特点 (1)越冬:病菌在种子内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上的病菌可存活2年以上。 (2)传播:风、雨、水滴、昆虫、及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 (3)侵染:气孔、水孔、皮孔等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病部溢出的菌脓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4)发病条件: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发病适温18 ~26℃,相对湿度75%以上。 温暖多雨、地势低洼、连作、密植、偏施氮肥、昼夜温差大等有利于发病。 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4.防治措施;(六)瓜类白粉病;1.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正反面病斑圆形,较小,上生白粉状霉(病菌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逐渐扩大汇合,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变黄褐色干枯,白粉状霉转变为灰白色。有些地区发病晚期在霉层上或霉层间产生黑色小粒(病菌闭囊壳)。;黄瓜白粉病;甜瓜白粉病;2.病原;葫芦科白粉菌闭囊壳扁球形,暗褐色,附属丝菌丝状。闭囊壳内有多个子囊,子 囊内多有2个子囊孢子。;3.发病特点;4.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一般抗霜霉病的品种也抗白粉病。 (2)加强栽培管理 加强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植株徒长和脱肥早衰等。 (3)棚室消毒 保护地在定植前用硫黄粉熏蒸消毒。 (4)药剂熏蒸 发病初期可用百菌清烟剂熏蒸。 (5)喷药防治 发病初期喷雾防治。 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2000~3000倍液 农抗120水剂200倍液 2%宁南霉素水剂250~350倍液;(七)瓜类疫病;1.症状;黄瓜疫病;黄瓜疫病中后期病叶;节瓜疫病;2.病原;3.防治措施;二、葫芦科蔬菜害虫识别与防治;(一)温室白粉虱;1.形态特征;成虫与伪蛹;若虫;2.发生特点;3.防治措施;(二)美洲斑潜蝇;1.形态特征;蛹;2.发生特点;成虫用产卵器在叶片刺孔产卵和取食,在叶片上形成不规则的密密麻麻的灰白色小点。 (2)发生条件 美洲斑潜蝇为喜 温性害虫,温度影响各虫态的生长和发育,降雨量和强度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3.预测预报;4.防治措施;(三)黄守瓜;1.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7—8毫米。全体橙黄或橙红色,有时略带棕色。上唇栗黑色。复眼、后胸和腹部腹面均呈黑色。触角丝状,约为体长之半,触角间隆起似脊。前胸背板宽约为长的2 倍,中央有1弯曲深横沟。鞘翅中部之后略膨阔,刻点细 密,雌虫尾节臀板向后延伸,呈三角形突出,露在鞘翅外,尾节腹片末端呈角状凹缺;雄虫触角基节膨大如锥形,腹 端较钝,尾节 腹片中叶长方形,背面为1大深洼。 卵 卵圆形。长约1毫米。淡黄色。卵壳背面有多角形网纹。幼虫 长约12毫米。初孵时为白色,以后头部变为棕色, 胸、腹部为黄白色,前胸盾板黄色。各节生有不明显的肉瘤。腹部末节臀板长椭圆形,向后方伸出,上有圆圈状褐色斑纹,并有纵行凹纹4条。 蛹 纺锤形。长约9毫米。黄白色,接近羽化时为浅黑色。各腹节背面有褐色刚毛,腹部末端有粗刺2个。;黄瓜叶典型受害状;西瓜叶典型受害状;2.发生特点;3.防治措施;复习思考题

文档评论(0)

132****28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