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对外贸易、技术进步、城镇化与碳排放强度研究
?
?
□贾政军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山西 太谷 030008)
对外贸易、技术进步、城镇化与碳排放强度研究
□贾政军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山西 太谷 030008)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的提升,低碳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改进STIRPAT模型,使用1995—2014年全国各省份数据,从静、动态两方面考察了对外贸易、技术进步、城镇化等因素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发现对外贸易、技术进步、城镇化等因素均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贸易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都与碳排放强度正相关,出口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要大于进口,技术进步、金融与碳排放强度负相关,但后者并不显著,城镇化与碳排放强度二者是倒U型非线性关系,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强度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下满足库兹涅茨曲线,而FDI与碳排放强度在静、动态模型下的作用有所不同。
碳排放强度;对外贸易;技术进步;城镇化
1 引言
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依靠高耗能、高投入、高污染,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加,已然进入全球主要碳排放来源国之列。从2006年开始,我国单年度碳排放量长期位居榜首,累计碳排放量也已逼近美国,如此严峻的形势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在2014年APEC北京峰会上我国政府做出承诺,在2030年前后碳排放量到达峰值,相比于2005年,平均每元碳排放量要降低60%—65%。
如今,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所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外贸易较以往出现大幅下滑,高度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状况已一去不复往,结构亟待转型调整;城镇化建设迎来快速发展热潮,拥有巨大的内需潜力,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技术进步和创新则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将会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最大驱动力;经济增长速度也完成了“调速换挡”,未来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提升,更加倾向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面对这些变化,未来碳排放量能否有效降低,步入绿色发展轨道,经济发展能否启动绿色引擎,走向可持续都是值得关注和深思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使用全国30个省数据,建立改进STIRPAT模型,研究技术进步、对外贸易、城镇化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关系,为促进新常态下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在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将视角集中在经济增长、技术进步、金融、城镇化及贸易等方面。Grossman(1993)在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的环境效应分析中,指出经济增长、环境质量两者有着倒U型非线性关系。[1]Parikha(1995)以部分非发达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用实证分析方法验证了城镇化对碳排放有着非常明显地影响。[2]Shui(2006)通过分析1997~2003年期间中、美两个国家之间贸易情况,发现进出口贸易会引起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中国在生产、加工出口给美国的商品时,国内碳排放随之提高了7%~14%,而这部分商品要是放在美国生产完成,其国内碳排放同样会提高3%~6%。[3]Tamazian(2009)使用1992年至2004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数据,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会降低一个地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资本市场和银行部门发展对地区碳排放影响尤甚。[4]
此外,部分学者还从不同视角、不同影响因素相结合角度开展了进一步研究。
Dalton(2008)把人口结构引入新能源—经济增长模型,指出人口结构的老化与技术变革都会抑制碳排放,并且前者的制约作用等同于甚至高于后者。[5]刘华军(2012)从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强度角度考察了城镇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指出城镇化并非碳排放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但它们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6]姬世东(2013)构建边限协整模型,考察对外贸易、城市化与碳排放三者关系,发现城市间贸易额每提高1%,碳排放量将会下降15%左右。[7]朱智洺(2015)等利用1982~2011年的数据,使用ARDL边限检验法,考察了碳排放与对外贸易、金融、能源消耗、经济增长等的关系,发现贸易开放、碳排放二者是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碳排放二者满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金融深化、碳排放二者是倒U型关系,能源消耗、碳排放二者呈现正相关。[8]
从目前来看,把贸易依存度、技术进步、新型城镇化与二氧化碳排放相结合开展研究的成果还不多。
3 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3.1 理论分析
第一,对外贸易和碳排放强度。“污染天堂假说”认为,地区之间环境规制政策不同,环境污染代价成本也就各异,污染较严重的产业或企业就会选择由环境规制较强地区向环境规制较弱地区转移,使之成为“污染纳藏地”。污染的空间转移一般发生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与落后国家或地区之间,并通过对外贸易、要素流动和投资来完成。由这一假说,可以看出越来越频繁的对外贸易将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油田开发与分析研究知识问答汇编.doc VIP
- 2025陕西公需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答案.docx VIP
- NFPA 110-2019 国外国际标准.pdf VIP
- 宿舍规章制度十条.docx VIP
- (2025)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pdf VIP
-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docx VIP
-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学段模块考试(7月期末)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pdf
- DB36∕T 1601-2022 猪场粪污异位发酵处理技术规程.pdf VIP
- 甘肃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真题.docx VIP
- 《科研基金申请撰写策略》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