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族谱序(琅琊李氏乾隆38年).docx

李氏族谱序(琅琊李氏乾隆38年).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氏族谱序(琅琊李氏乾隆38年) 吾沂李氏其先凤阳人也明以前不可考洪武中有自军籍起家授百户者曰成至三世指挥刚于正统十四年调沂州卫沂之有李氏始此讫明季年皆世袭指挥使今传世十有七矣土著久族益繁①而以未刻族谱为憾事李氏或告于余曰先世无传(谱)以其年远难叙故阙略因循至今余窃以为不然李氏于前朝为勋旧家簪缨数百年自袭职外或为参将守府方其隆盛时且有捷南宫历官监察御史者宦迹载名献志中迥非碌碌无闻者比计其当日所以敬宗收族之道顾(宜)于(无)谱②(弗修)牒(其)之(于)重谱牒之重阙焉弗讲欤其为兵灾散后亡也无疑夫李氏始来官沂者一人今其子姓不下千余更历数十百年云衽③蔓延又当几倍无服亲尽之外支派益多使不谱世系序昭穆使后世子孙晓然木本水源之意则分门别户愈远愈疏④势至庆吊不通相视不相识无以异于途人几何不如苏明允之所诃而欲敦睦本族无胥绝远其道曷由今錄有稿本又亡其原叙先世官阀惟以崇祯年供状为据自六世下乃有年庚卒葬年月及配氏今同时五世多散处又可听其湮没荒忽浸久无传欤(乾隆癸巳)其族(人)士龙倡其议于是鹤年任采访梁材任叙述视旧本为加详谱成将付剞劂而命余叙之以弁其首余与李氏为世姻而余又李婿也因为述其梗概亦嘉其有绍庭之志俾族人无忘骨肉之谊而不至途人相视也则此谱也亦足以鸠其宗抑余闻之绵绵瓜瓞始小而末必大李氏率务耕读本业其子弟循循有规矩多列胶庠入成均者由此振起家声为朝廷桢干⑤将来大书特书且不一而足其辉煌家乘为何如也岂非成斯谱者所厚望也哉 时 乾隆三十八年岁次癸巳仲夏之吉乙卯 拔贡候选教谕欧阳廷珍百朋氏叙 沂州刘廷选书刻 注释一: ①原字书写时,将“夂”写为“殳”。 ②原字书写时,将“訁”写为“片”。 ③原字书写时,将“壬”写为“乃”。 ④原字书写时,将此字写为左 “?”右为“束”,经查字典,“疏”的异体字为右部与其同而左部为“束”;故判断可能为笔误所致。 ⑤原字书写的可能是“榦”,为“干”(幹)的异体字,但右部写成“余”可能也是笔误。 注释二: 原文为手写复制版,有后人在文中字行间添加了一些文字,也就是本文中括号内的字。 注释三: 此序当是乾隆三十八年第一次叙谱时所写序言,从文中的内容可以知晓。? (本文系安徽五河双忠庙前李李之华后裔成祖二十三世孙天时参照《沂州卫李氏族谱》(2017原版复制版)之《琅琊李氏族谱》(光绪二十岁在毕皋花月之吉)卷之一之《《李氏族谱序》翻校而成;原文为小楷手工誊抄,个别字的字形与原文有异,已作注解,错漏之处还望同祖同族宗亲进一步勘校)

文档评论(0)

189****4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