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储存和运输 配套课件.ppt

氢气储存和运输 配套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固 态 储 运 氢 技 术 及 其 应 用 H2One“制氢-储氢-发电”一体式系统 《氢气储存和运输》 固 态 储 运 氢 技 术 及 其 应 用 国内的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近年开发了基于TiMn2系储氢合金的车载储氢系统,总储氢量17 kg,应用于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同时开发了储氢量1000 m3的TiFe储氢系统,有望应用与河北沽源风电制氢项目,作为现场安全紧凑的氢气缓存。安泰创明新能源材料(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改性AB5型储氢合金,开发了续航80 km的氢燃料电池助力两轮车,已投放产业园区示范应用。上海交通大学与氢储(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制出我国首个60 kg级镁基固态储氢装置原型,并与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名为“氢行者”的“太阳能发电-电解水制氢-镁基固态储/供氢”撬装式一体化氢能源系统,其示范运行验证了镁基固态储氢技术的可行性。综上,目前国内外正在开发面向应用场景的固态储运氢技术,但是固态储运氢技术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仍需解决材料的规模低成本制备、大容量储氢罐设计、高温余热耦合集成等技术,实现储氢合金的高效安全吸放氢。 《氢气储存和运输》 固 态 储 运 氢 技 术 及 其 应 用 国内部分固态储运氢应用: (a)全球首辆低压合金储氢燃料电池大巴车;(b)氢燃料电池助力两轮车; (c)大型镁基固态储氢装置原型 《氢气储存和运输》 固 态 储 运 氢 技 术 及 其 应 用 固态储氢罐主要包括固态储氢材料,壳体,气体管道及过滤器,鳍片、金属泡沫、加热管等强化传热介质,预置空余空间等。 01 02 气体管道及过滤器 氢气在充放氢过程中,沿着气体管道,并通过过滤器进出储氢罐。过滤器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储氢材料颗粒被氢气流动携带着进入气体管道。此外,对于大型固态储氢罐,为了保证氢气在储氢罐内的均匀性,可以在容器内加装若干过滤器,提供氢气快速流动通道,使得储氢罐内的氢气压力保持相对均匀。 壳体 由于圆形壳体的密封和耐压特性良好,固态储氢罐的壳体多为圆柱形。 《氢气储存和运输》 固 态 储 运 氢 技 术 及 其 应 用 03 04 预置空余空间 储氢材料在吸放氢过程会发生体积膨胀和收缩现象,在长期循环服役后,储氢材料颗粒在应力作用下粉化,小尺寸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在储氢罐底部发生密堆,导致储氢罐底部在吸氢过程发生明显的应力集中,威胁储氢罐的结构安全。因此,一般会在储氢罐内部预留10~20 %的空间,容纳储氢材料吸氢时增加的体积,减少吸氢引起的容器应力。对于在重力方向较长的储氢罐,可采用分层的方式,缓解储氢材料粉化自压实现象。 鳍片、金属泡沫、加热管等强化传热介质 储氢材料粉末床由于粉末堆积的接触热阻过大,床体有效热导率低至1~7 W/(m·K),而固态储氢材料吸/放氢为放/吸热反应,导致储氢材料吸放氢过程会引起储氢罐内温度起伏明显,引起储氢罐的吸放氢性能显著降低。因此,多采用鳍片、金属泡沫、导热管等方式增强储氢容器内的传热性能。 《氢气储存和运输》 固 态 储 运 氢 技 术 及 其 应 用 典型固态储氢容器的设计图 《氢气储存和运输》 固 态 储 运 氢 技 术 及 其 应 用 目前,多采用理论仿真和实验结合的方法进行固态储氢罐的设计。固态储氢罐吸放氢数学模型的控制方程主要包括储氢合金的吸放氢反应平衡压方程和动力学方程,以及描述储氢罐热量传递和氢气流动的传热传质方程[183-185]。在构建储氢罐吸放

文档评论(0)

dllk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文库主要涉及建筑、教育等资料,有问题可以联系解决哦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330203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