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然气生态环境影响评价8.生态环境影响评价8.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8.1.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8.1.1.1技术方法与手段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例系统按照全国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标准,采用2003年中国科学院遥感中心接收的美国陆地卫星TM影像数据;参考有关资料,通过采用GPS定位,建立地面解译标志和线路调查等方法,按1:60000精度解译遥感影像,编绘土地利用现状图,在REDGIS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进行数据采集、编辑、分析、编绘成图。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5.1.1.2结果分析一般评价区(管道沿线两侧10km):该区域为平原,面积为4522.3km2,主要是农田,面积为3470.8km2,占总面积的76.8%;有4个县城和160多个居民点;非农用地占比重相对较大,主要是城镇和交通用地,面积约为664.4km2,占总面积的14.7%;区域内树木零散分布,成片林地较少。
从总体来看浒价区土地利用结构较合理,利用率较高。
重点评价区(管道沿线两侧500m)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为农田,农作物多是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
一般评价区土地利用见表8.1-1,图8.1-1。
重点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见表5.1-2,图5.1-2。
表8.1-1一般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情况表8.1-2重点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情况8.1.2植被现状调查与评价
评价区的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以华北植物区系为主。管道沿线所经过的区域均位于山东省的中北部,是山东省生物多样性较为贫乏的地区,植被特征为鲁北滨海平原栽培植被和鲁西北平原栽培植被,多属生态幅度较大的种类,区内现有维管植物289种。
由于经历了人类漫长的经济活动,原始植被发生了很大变化,自然植被很少,现有植被类型多为栽培植被,以农作物为主。本区缺林少树,林木覆盖率极低,基本上没有片林。本区散生的树木常见的多为落叶阔叶树种,多分布于村落周围和田间地头。常见树种有:旱柳、榆、槐、臭椿、白蜡树、桑、白蜡树、加拿大杨。农田植被是该区的主体植被,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小杂粮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芝麻、油菜、烟叶、麻类、大蒜、芦笋、牡丹、玫瑰、药材、瓜菜等。林果类主要有桃、杏、苹果、梨、枣、山楂、葡萄的等。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单叶蔓荆、紫花补血草、野大都、白刺等。
5.1.3动物资源管道沿线生物多样性较为贫乏,以田园动物较多,尤以鼠、兔等啮齿类最为常见。管道沿线各类野生动物1500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兽类有5种;淡水鱼类10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3种;鸟类260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7种,二级重点保护的有33种,省级重点保护的有40种。应重点保护的稀有种有小天鹅、赤腹鹰、鹊鹞等31种。
5.1.4土壤类型由于受地形、地貌、成土母质、气候、植被等因素的影响,评价区内主要有4大土类、11个亚类,80多个土种。其中潮土(褐土化潮土、典型潮土、盐化潮土、滨海潮土、滨海盐化潮土5个亚类)和褐土分布最为广泛,分别占土壤总面积的43.8%和28.9%,其次为砂姜黑土和盐土,分别占总面积的17.6%和9.7%。评价区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见表5.1-3。
1、潮土
潮土是直接发育在河流沉积物上,受地下水影响,经不断耕种熟化而成的一类土壤。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及其以南的淮北平原。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冰源丰富,盛产粮、棉、油及其他经济作物。
2、褐土褐土,母质为洪积堆积物,土层较厚,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潜在肥力极低。评价区内主要是潮褐土亚类,其母质系冲击物,土壤素质好,地下水源较丰富。
5.1.5土壤侵蚀调查与评价根据实地调查(具体见表5.1-3),参照国家关于土壤水蚀和风蚀划分的原则进行划分结合评价区的实际情况,给出其主要划分指标一侵蚀模数(t/km2?a)。
表5.1-3侵蚀强度划分指标1、土壤侵蚀现状评价模式:
J=-=niisisfMW1FWMss/=J==niifF1式中:sW-所求区域的土壤侵蚀总量(t);siM-土壤侵蚀模数(t/km2?a);if-土壤侵蚀模数为siM所对应的面积(km2);sM-所求区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t/km2-a);F-评价区域总面积(km2);2、结果分析
一般评价区土地总面积为4522.3km2,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49.4t/km2?a,土壤侵蚀总量为203.23x104t/a。具体见表5.1-4。
表5.1-4—般评价区土壤侵蚀现状表重点评价区土地总面积为226.12km2,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23.8t/km2?a,土壤侵蚀总量为9.58x104t/a。具体见表5.1-5。
表5.1-5重点评价区土壤侵蚀现状表评价区土壤侵蚀强度较弱。其中重点评价区轻度侵蚀面积为31.22km2,微度侵蚀面积为183.04km2。
土壤侵蚀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