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胡腾舞木俑设计
河南省作昌市博物馆收藏了一组胡人舞蹈画具。1996年7月,史树青先生应邀来焦作市博物馆鉴定文物时,对这组木俑重新进行了鉴定,认为这几件文物为唐代胡腾舞的表演形式,在全国尚属少见。同时叮嘱我们要作进一步的研究。现将这组文物作一叙述,并结合有关史料和出土文物,初步探析如下。
一、 作胡舞木俑图3
这组胡人舞蹈木俑是20世纪60年代由焦作市文化馆移交的旧藏。共有5件,均高30厘米,分别立于长14.5、宽11.6厘米的踏板之上。木俑通体白粉涂地,后在白粉之上涂黑,由于年代久远,俑体多处部分黑彩已脱落。
1号木俑该木俑高鼻深目,浓眉;左肩后扭上耸,左小臂断残,曲肘,右肩略低且前倾,右臂自肘部以下断残;头戴贴发圆帽,帽沿一周有凸出的饰带,正前方有结节,饰带下显露出缕缕卷发,后垂至颈;身着无领对襟短衫,衫襟边缘饰一宽条锦边,双襟在胸前对接,前颈显露,衫下摆敞开飘摆;下着没膝裙,腹部靠下处束带,裙上沿向下翻折掩其腰带,鼓腹袒露,裙角向后翻飞;足蹬高筒平头靴,右脚前跨,左脚在后,呈丁字形作踢踏状。该木俑唇部涂朱。裙部、面部等处部分黑彩脱落(图1)。
2号木俑该木俑高鼻深目,络腮胡须,下颚前翘;头戴螺旋状尖顶帽,帽顶顺时针方向上旋,顶尖前耷;身着高领广袖长衫,长袖没手,长衫下摆齐膝;腰束带,左臂曲肘上扬,右臂曲肘左伸,长袖随双臂甩动上下翻舞,长衫下摆下垂且向右飘摆;足蹬黑色高筒平头靴,左脚前部残断,双脚呈丁字形于踏板上作踢踏状(踏板已毁,现踏板为后加装)。该木俑唇部涂朱(图2)。
3号木俑该木俑高鼻,浓眉大眼,络腮胡须;头戴螺旋状尖顶帽,帽顶逆时针方向上旋,顶尖前耷;身着高领广袖长衫,长袖没手,长衫下摆齐膝;腹部偏下处束带,两条软带从腰前部束结处长长下垂;左肩略耸,左臂曲肘上扬,右臂曲肘左伸,长袖随双臂甩动上下翻舞,长衫下摆下垂且向右飘摆;足蹬黑色高筒平头靴,双脚呈丁字形于踏板上作踢踏状。该木俑唇部涂朱,衣裙、面部等处部分黑彩脱落(图3)。
4号木俑该木俑高鼻,深眼眶,眉毛后扬,络腮胡须,丰耳;头戴螺旋状尖顶帽,帽顶逆时针方向上旋,顶尖前耷;身着高领广袖长衫,长袖没手,长衫下摆齐膝;腹部偏下处束带,两条软带从其右侧束结处长长下垂;右臂曲肘上扬,左臂曲肘右伸,长袖随双臂甩动上下翻飞,长衫下摆下垂且向左飘摆;足蹬高筒平头靴,双脚呈丁字形于踏板上作踢踏状(原踏板已毁,现踏板为后加装)。该木俑裙、袖等处部分黑彩脱落(图4)。
5号木俑该木俑高鼻,浓眉大眼,眼角后扬,络腮胡须,丰耳;头戴螺旋状尖顶帽,帽顶顺时针方向上旋,顶尖前耷;身着高领广袖长衫,长袖没手,长衫下摆齐膝;腹部偏下处束带,两条软带从中间束结处下垂;右臂曲肘上扬,左臂曲肘右伸,长袖随双臂动姿上下翻舞,长衫下摆下垂且向左飘摆;足蹬高筒平头靴,双脚呈丁字形于踏板上作踢踏状。该木俑唇部涂朱,面部、裙、袖等处部分黑彩脱落(图5)。
焦作胡人舞蹈木俑深目高鼻,络腮胡须,头戴蕃帽,身着舞衣,脚蹬长靴。结合已发表的一些文物考古资料,木俑有着明显的唐代特征。如1号木俑头上所戴的圆帽,类似宁夏盐池唐墓右扇墓门上所刻舞蹈男子头戴的圆帽形状(1);现藏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唐代兴福寺残碑上,刻有连弧蔓草狮子人物花纹图案,图案中双人舞之右侧舞人,头戴的圆帽与焦作胡人舞蹈1号木俑相似(2);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美国收藏家兼文物商人海伦·林捐献的隋绿釉印花扁壶,壶腹中间一男性胡人舞者,也头戴类似焦作胡人舞蹈1号木俑的圆帽(3)等。焦作胡人舞蹈2~5号木俑头戴尖顶帽,这是唐代胡人俑的一个重要标志。考古发现唐代许多胡人俑都着尖顶帽,且形式多样。如甘肃山丹博物馆藏唐胡腾舞铜人俑,头戴卷檐圆锥形尖顶帽(4);甘肃庆城唐穆泰墓胡人牵马俑,头戴有楞翻檐尖顶帽(5);西安王家坟唐安公主墓的骑马俑(6)、西安唐苏思勖墓壁画的舞者,头戴顶部向侧旁虚倒的尖顶帽(7);洛阳唐墓胡人俑所戴的尖顶帽,帽檐向上翻折,顶尖向前方虚倒(8);新疆阿斯塔那206号唐墓的彩绘木俑(9)、敦煌壁画第45窟“胡商遇盗图”中的胡人(10)等,头戴折檐高尖顶帽。与焦作胡人舞蹈木俑所戴尖顶帽相似的实物资料不太多见,西安何家庄唐代窖藏伎乐纹八棱金杯,杯身一持琵琶的胡人,头戴顶前耷的螺旋式尖顶帽,则类似焦作胡人舞蹈2~5号木俑所戴的尖顶帽式样。另外,西安市唐鲜于庭诲墓出土的三彩骆驼载乐俑,中间一戴幞头着绿色圆领长衫的胡人,双臂挥动作舞蹈状,该舞者除头戴幞头与焦作胡人舞蹈木俑的尖顶帽有别外,面部、着装以及动作都与焦作胡人舞蹈2~5号木俑相似。西安出土的唐天宝四年(745年)彩绘胡人俑,浓眉大眼,高鼻深目,下颚前挑,满脸胡须,唇部涂朱,面部神态也酷似焦作胡人舞蹈2~5号木俑。由此推断,焦作胡人舞蹈木俑的年代应为唐代。
二、 胡腾舞的艺术特征
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word完整版)10kV配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docx VIP
- 养老院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 VIP
- 【沙利文】全球及中国生物试剂市场独立研究报告.pdf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成果转化合同8篇.docx VIP
- 论刑法中的多次犯罪-法律(法学)专业论文.docx VIP
- 2022浙ST19壁挂式轻便消防水龙及室内消火栓安装.pdf VIP
- 2025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附答案解析.doc VIP
- 《GB/T 20882.3-2021淀粉糖质量要求 第3部分:结晶果糖、固体果葡糖》.pdf
- 高中物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典型例题解析.docx VIP
- 公司员工在职证明模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