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ET 405-2023 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要求.docxVIP

T_CET 405-2023 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要求.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CET 405-2023 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cascade utilization 2023-6-30 发布 2023-6-30 实施 发 布 目 次 前 言 I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缩略语和符号 2 安全要求 3 抽查规则 6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则》中的规则起草。本文件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储能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神,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根据 行业需求制订。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储能设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国能合纵(北京)能源电力技术中心、山东蓝晶易碳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商锂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编单位: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环宇惠能能源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城区供电公司、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亚鹏、郭云高、赵志峰、陈仲华、史巨波、陈聪、王盼盼、周英贤、娄勇刚、曹旭东、万黎豪、薛彩霞、王亮、成玲、何意、秦会同、杨坤鹏、魏唐斌、刘永良、王冰涛。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 168 号朗琴国际大厦 A 座 806,邮编:100055) I PAGE PAGE 1 PAGE PAGE 2 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户侧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退役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模块和电池包或系统的初次梯次利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Db 交变湿热(12h+12h 循环) 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 Ka:盐雾 GB/T 28046.4 道路车辆 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 第 4 部分:气候负荷GB/T 34015.3-2021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 3 部分:梯次利用要求GB/T 36276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GB 38031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GB 51048 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 术语和定义 GB/T 34015、GB/T 36276、GB 3803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池单体 cell 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质、壳体和端子等组成,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基本单元。[来源:GB/T 36276,有修改] 3.2 电池模块 battery module 电池单体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联连接方式,且只有一对正负极输出端子,以及外壳、管理与保护 装置等的电池组合体。 [来源:GB/T 36276,有修改] 3.3 电池簇 battery cluster 电池模块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联连接方式,且与储能变流器及附属设施连接后实现独立运行,由 电池管理系统、监测和保护电路、电气和通讯接口等组成的电池组合体。 [来源:GB/T 36276,有修改] 3.4 爆 炸 explosion 突然释放足量的能量产生压力波或喷射物,可能对周围区域造成结构或物理上的破坏。[来源:GB 38031,有修改] 3.5 起 火 fire 电池单体、模块、电池包或系统任何部位发生单次火焰持续时间大于 1s 的持续燃烧。火花及拉弧 不属于燃烧。 [来源:GB 38031,有修改] 3.6 外壳破裂 housing crack 由于内部或外部因素引起电池单体、模块、电池包或系统外部机械损伤,导致内部物质暴露或溢出。[来源:GB 38031,有修改] 3.7 泄 漏 leakage 有可见物质从电池单体、模块、电池包或系统中漏出至试验对象外部的现象。[来源:GB 38031] 3.8 梯次利用 echelon use 车用动力电池退役后,整体或经拆解、分类、检测、重组与装配等工艺,以电池包或模块或单体的 形式再次应用到基站备电、储能、低速动力等的过程。[来源:GB/T

文档评论(0)

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持证人

具备10年以上在计量检测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实际应用经验,专长于不确定度的精确评估与研究。深谙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质量体系构建、标准规范制定、检测/校准方法优化等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还涵盖证书模板的个性化设计、作业指导书的专业编写、实验室不确定度评定、质量控制策略制定、检测方法的有效验证等。同时,针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扩建与能力提升,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咨询服务,确保实验室在技术和管理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1月17日上传了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