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可食。\(《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康国传》)\“康者……曰萨末県,亦曰飒渴建。元魏所谓悉万斤者……君姓温,本月氏人,始居祁连北昭武城,为突厥所破,南依葱岭,遂有其地。枝庶皆以昭武为姓氏,不忘本也。”《文献通考》卷三百三十八《康居传》所记与两唐书基本相同,只是在九国名称中有几国名译音不同。2、建立国家的背景和时间《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西域传》下云:\康者……土沃,宜禾。出善马,兵疆诸国。人皆嗜酒好歌舞于道。王帽氈饰金杂宝。女子盘髻,檬黑巾,缀金vô。生儿以石密獠之置胶于掌,欲长而
昭武九姓国考
一、 石、抗、手术
昭武九姓是唐朝中亚一些小国的总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康国传》所记:
“康国即汉康居之国也。其王姓温,月氏,先居张掖、祁连山北昭武城,为突厥所破,南依葱岭,遂有其地。枝庶皆以昭武为姓氏,不忘本也。”
“康者一曰萨末鞬,亦曰飒秣建。元魏所谓悉万斤者……君姓温,本月氏人,始居祁连北昭武城,为突厥所破,稍南依葱岭,即有其地。枝庶分王。曰安、曰曹、曰石、曰米、曰何、曰火寻、曰戊地、曰史世谓九姓,皆氏昭武”。
另外《文献通考》卷三百三十八《康居传》所记与两唐书基本相同,只是在九国名称中有几国名译音不同。
昭武九姓诸国除见于《旧唐书》、《新唐书》等史籍外,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及慧超所著《往五天竺国传》中都有较详细的记载。《大唐西域记》卷一云:
“(笯赤建国)从此西行二百余里,至赭时国,唐言石国。”
又云:
“赭时国,周千余里,西临叶河,东西狭,南北长,土宜气序,同笯赤建国,城邑数十,各别君长,既无而至,役属突厥”。
赭时国,粟特语作c’c (见粟特语《国名表》List of nations),波斯语作Chach或Jaj,阿拉伯语作Shash或sas。语义义为“石”。《魏书·西域传》作“者舌”。《隋书》称石国都拓析城。《经行记》称石国,一名赭支。《新唐书》作拓支、拓折,皆为译音。今塔什干仍为“石城”之意。
今塔什干附近的中古地区名及大城市名,都有此意。其大致范围为锡尔河支流Barak或Parak河流域,此河现名为Chirchik河。古赭时城当在距今Chirchik河不远的Binkath。(见《中亚中古城市》一书)此城毁于蒙古时期。
《大唐西域记》卷一又云:
“从此西北入大沙碛,绝无水草,途路弥漫……行五百余里,至飒秣建国。唐言康国”。
飒秣建国,《魏书》作悉万斤,《隋书》作康国,《新唐书》作康国及飒秣建。故址在今撒马尔罕以北公里处之一高地上。约建于公元前六世纪,公元后六八世纪为飒秣建。政治极盛、文化繁荣。其城有一门称作“中国门”。此城十三世纪毁于蒙古人。后在故址重建城,新城移至原Afrasiab城南郊,约即今撒马尔罕城。
《大唐西域记》卷一又云:
“从此东南至弭秣贺国,唐言米国……弭秣贺国,周四、五百里,据川中,东西狭,南北长,土宜风俗同飒秣建国”。
弭秣贺国,《隋书》作米国。《新唐书》作米,或称弥末、弭秣贺(Maymurgh)。
“米国都那密水西,旧康居之地……
西南去史国二百里,东去瓜州六千四百里”。
《大唐西域记》记载弭秣贺以下的劫布坦那(曹国)、屈霜你迦国(何国)、喝捍(安国)、捕喝、伐地(戊地)、货利习弥伽(火寻)等七国玄奘都未亲至,只是传闻。
劫布坦那国,似即《魏书·西域传》之伽不单国。《新唐书·西域传》谓:“西曹者,隋时曹也。南接史及陂览,治瑟底痕城”。按劫不坦那王治瑟底痕城,当是Thakhan或Thtikhan的对音。其地在飒秣建之西北。又阿拉伯地理文献中亦有城,名劫布坦那(Keǒudhanjkat),位于飒秣建之东约十二公里处。
至于屈霜那国(何国),喝捍国(东安国),捕喝国(安国),伐地国(西安国,也称戊地)等国《大唐西域记》及《新唐书》、《文献通考》和《往五天竺国传》中都有详细记载,中外学者冯承鈞及堀谦德先生都做过详细的考证。最近刚刚出版的,由季羡林先生主持编写的《大唐西域记校注》一书,更是汇集了中外学者研究之成果,对昭武九姓诸国的地理位置做了系统的考证。因篇幅关系这里不再缀记。
综上所述,昭武九姓诸国的地理位置即在古“大宛以西至安息”一带,正是指锡尔河(古称药杀河),阿姆河(古称妫水或乌浒水)流域,东西粟特地区。
二、 汉武帝期间的丝绸之路
自汉以来,中国内地就沿着古丝绸之路与昭武九姓诸国(汉时称康居国)有着密切的往来。中间各朝统治者多次经略康居国,委任康居王族出任当地行政官员。汉文化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传播到这一地区。与此同时,随着两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之间的往来,使得光辉灿烂的西域文化、艺术、宗教也传到中国,并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宗教的发展起了积极、促进的作用和极大的影响。
1、 康国的诸事说明
据《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西域传》下中云:
“康者……土沃,宜禾。出善马,兵疆诸国。人皆嗜酒好歌舞于道。王帽氈饰金杂宝。女子盘髻,檬黑巾,缀金菂。生儿以石密啖之置胶于掌,欲长而甘言持瑶若黏云。习旁行书。善商賈,好利。丈夫年二十去傍国,利所在无不至。以十二月为岁首,尚浮图法,祠袄神,出机巧技,十一月鼓舞乞寒,以水交泼为乐……永徽时以其地为康居都督府,即授其王拂呼缦为都督。万岁通天中以大首领笃沙钵提为王,死,子泥涅师师立。死,国人立突昏为王。开元初贡锁子鎧,水精桮,玛瑙瓶、驼鸟卵及越诺侏儒,胡旋女子。其王乌勒伽与大食亟战不胜,来乞师,天子不许。久之请封其子咄曷为曹王,默啜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