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铁路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内蒙古包头铁路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包铁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月考题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 1. 据《史记·殷本纪》所载,从开国之君成汤到亡国之君帝辛共17代30王其中以弟继兄为王者有外丙、仲壬等14王。以子继父为王者有沃丁、小帝辛等10王。可见,“有殷一代,继王位者,弟为多数,兄为少数。弟之继位有两种情况,一是继父之位,一是继兄之位”。这反映出( ) A. 禅让制度长期影响 B. 王位继承方式存在隐患 C. 家天下观念受到挑战 D. 血缘纽带关系渐趋弱化 2. 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 实录历史事实 B. 提升周王权威 C. 维护等级秩序 D. 强调文化差异 3. 王国维认为,夏商“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而西周初期“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 A. 敬天保民观念的形成 B. 礼乐制度的逐渐废弛 C. 宗法分封制度的实施 D. 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 4. 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监察御史曹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太监)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后经曹修古申诉,皇帝即刻下令杖责。这一事例可用来说明,北宋( ) A. 宦官乱政现象较为突出 B. 崇文抑武理念得到发展 C. 君主对监察官员的维护 D. 监察体制的严密性加强 5. 公元188年,汉灵帝改刺史为州牧,并由中央的九卿出任这一职务。州牧不仅掌管监察,还集各州行政、军事、财政大权于一身,如并州牧董卓、荆州牧刘表等。由此可知,这一改制( ) A. 助推地方割据势力的崛起 B. 增强了监察机构的独立性 C. 旨在消除中央和地方矛盾 D. 不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6. 在商代王城遗址中,以宗庙为中心的祭祀空间和以官殿为中心的行政空间均分布于城市的中心。而西周王城的祭祀空间和行政空间呈现疏离状态,且前者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体量上都处于从属地位。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 A. 民本理念影响城市建设 B. 高度集中的王权已出现 C. 神权淡出政治体系之外 D. 国家治理理念出现变化 7. 从嬴政建立统一政权开始,到实施焚书的八年间,秦始皇从六国的宫廷和民间搜集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同时又征聘七十多位老学者,授以博士之官,并对其礼遇有加。这说明秦始皇( ) A. 积极发扬礼乐文化 B. 未真正实行坑儒政策 C. 重视思想文化建设 D. 铲除了六国人才基础 8. 统一六国后,秦王朝为了“行同伦”而开展大规模的“整饬异俗”活动,“外教诸侯,光施文惠,明以义理”,“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这一举措( ) 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规范了纲常伦理 C. 传播了儒家思想 D. 增强了文化认同 9. 明太祖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将原中书省的权力进行拆分,划归六部。六部的长官主要由四大学士组成,四大学士将六部的各项事宜进行统筹梳理,最后将整理好的奏折提交给皇帝。这些做法有利于( ) A. 提高内阁政治地位 B. 加强中央集权 C. 权臣集体参与决策 D. 提高行政效率 10. 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制度瓦解;以陶朱公范蠡、儒商鼻祖子贡、慧眼识人的吕不韦等人为代表的富商巨贾走到历史的前台,带动了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 商人成长为社会统治阶层 B. 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形成 C. 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 D. 儒学兴起带动商业的繁荣 11. 商朝农作物以粟、黍为主,春种秋收,时人分一年为春、秋两季。西周春秋之间,随着冬种秋收的小麦种植逐渐推广,春夏秋冬“四时”观念逐渐形成,“以时序政”“依时行政”也逐步成为统治集团的共识。这反映出( ) A. 自然规律决定国家治理理念 B. 传统历法体系趋于完备 C. 农耕文明赋予中华文化底色 D. 农业生产实现精耕细作 12. 乾隆《汉阳府志》记载,汉阳所产棉布“四方来贸者辄盈千累百捆载以去”,销售范围远至秦晋、滇黔;孝感、应城等县为又一棉布产区,“四时舟车负贩不绝”;荆州府监利等县所产布匹则“西走蜀黔,南走百粤”,主要销往西南。这一现象表明,清代湖北地区( ) A. 农业生产出现衰退趋势 B. 商品区域化生产的特征明显 C. 雇佣关系得到普遍发展 D. 区域间存在不同的市场需求 13. 汉初孝惠帝、孝文帝开创了汉代“以孝治天下”的教化模式;汉武帝时又把“孝”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标准,还强调“先尊后亲;尊尊亲亲”。这些政策的推行( ) A. 标志着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B. 导致了法家思想走向消亡 C.

文档评论(0)

Ali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