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战海战略文库 汽车技术品牌:不能缺少车型品牌的紧密配合.docx

许战海战略文库 汽车技术品牌:不能缺少车型品牌的紧密配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许战海战略文库 | 汽车技术品牌:不能缺少车型品牌的紧密配合 摘要:汽车集团面临的挑战是将技术转化为品牌,在汽车产业创造竞争优势。多数汽车集团仍难于将技术转化为品牌,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汽车集团需要洞察产业结构性技术优势,并明确与车型之间的战略关系,技术和车型品牌紧密配合才能成功创建长期竞争优势的产业技术品牌。 汽车集团普遍现状:有技术未必能成为品牌 汽车集团获取竞争优势有三种路径:产业竞争优势、品牌竞争优势、产品竞争优势。有的技术只能增加产品力,创造产品竞争优势;有的技术会阶段性成为品牌,在某个环节创造品牌竞争优势,但没有强势支撑很难长期;能创造整个汽车产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是产业技术品牌。 燃油车时代,其中最著名的产业技术品牌是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帮助奥迪与奔驰、宝马并驾齐驱。新能源时代,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DM-i混动技术等产业技术品牌,从燃油车时代的市场存在者,一跃成为新能源时代的行业领导者。 有技术的汽车集团很多,但在整个汽车产业没有影响力,不能成为品牌是一种普遍现象。吉利雷神、长安蓝鲸、东风龙擎和马赫等都很不错,但真正在顾客认知中成功创建产业技术品牌的企业屈指可数。 产业技术品牌对汽车集团变得至关重要,在外部建立科技领先的认知,让汽车集团主品牌拥有更高的顾客信任度和品牌溢价,没有科技领先认知的车企往往只是汽车装配厂,只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比拼价格。 产业技术品牌:要与车型品牌紧密配合 技术不能成为品牌的关键是没有与车型品牌配合好。技术与车型的配合不仅仅是将技术应用到车型上,更要借助车型品牌的势能,让技术寄生在车型上顺势成为品牌。 技术品牌与车型品牌的协同配合,奥迪quattro对此会有重大启示。在1977年左右,奥迪工程师们发现大众ILTIS四驱越野车虽然马力小,但是在冰雪路段却能超越更大马力的奥迪前驱车。于是,奥迪工程师把大众ILTIS越野车的四驱系统移植到奥迪80上。但是,奥迪全时四驱技术并没有获得很强的认知度。 于是在1980年,奥迪直接把四驱技术和车型统一命名为奥迪quattro,奥迪第一辆全时四驱轿车首次亮相于日内瓦车展,借助车型百公里加速仅需7.1秒的性能与全时四驱技术一鸣惊人,奥迪quattro就此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具备竞争优势的技术品牌。 奥迪quattro技术取得成功后,赋能到了更多车型。自1982年起,奥迪把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应用到不同车型上进一步建立竞争优势:奥迪Coupé、奥迪80/90 以及奥迪100/200。现如今,奥迪quattro仍是全球汽车产业值得称道的技术品牌,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赋能到A4L、A4、A5、A6L、A6、A7L、Q5L等车型上。 技术与车型要紧密结合,只有将两者完美结合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品牌。技术不强势的时候,要寄生在车型上顺势取得成功;技术强势的时候要赋能产品线,让更多车型出场就有势能,避免从0-1,从10000-10001。 如何让技术与车型品牌紧密配合 技术和车型之间的紧密配合对于汽车集团是战略级事务,奥迪Quattro找到了成功的方法,汽车集团也应该根据自身竞争优势找到正确的战略路径,来明确技术和车型之间的战略关系。 新技术借势热销车型 当技术认知度低的时候,首先考虑应用在热销车型更容易建立认知,两者相互赋能更容易成为品牌。比亚迪的DM技术首先应用在了大众喜欢的F3车型上,并且命名F3 DM。这种策略使得既有的受欢迎车型得到了性能提升,而新技术也因为这个热销车型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这为之后比亚迪DM-i、DM-P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技术同步发布新车型 当行业处于破冰期时,通过新技术与新车型的同步发布,“双新策略”可以改变消费者对于产业的固有认知。比亚迪2020年上市的全新中大型新能源轿车汉EV,搭载全新推出的刀片电池成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创造技术品牌。在此之前,行业死气沉沉,大多数品牌依靠出租车模式生存,在C端拓展艰难。比亚迪汉作为新车型竞争优势满满,再加上刀片电池新技术的加持,彻底与竞争对手“油改电”产品划清界限,可以说这是新能源时代的一个分水岭。 技术与车型特点相互匹配 技术与车型特点相互匹配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在1972年第一代本田思域凭借着出众的节油性能获得北美市场的欢迎。随后,本田思域出众的节油性更进一步——搭载了CVCC复合涡流控制燃烧技术。出众的省油车型+节油技术组合,让第一代本田思域甚至不需要加装三元催化剂就能轻易达到当时美国的排放标准,这让人们对本田的技术感到惊叹。 技术“全系搭载”认知更强 有时候技术会陷入同质化,很难脱颖而出。但是,通过全系搭载可以更快速、更长期的建立认知优势。斯巴鲁是世界上最早造出四驱家用车的车企,斯巴鲁全时四驱技术最强的是DCCD,但与后来的quattro、X-driver在顾客端并不一

文档评论(0)

许战海增长战略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许战海咨询是一家为中国企业家提供竞争战略咨询、战略落地咨询、竞争性组织咨询为一体的战略定位全案咨询公司。以新定位理论为核心战略理念,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商业环境,吸收欧美日品牌竞争模式和全球战略智慧成果,运用矛盾论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中国竞争哲学打造全新的中国企业竞争战略和品牌竞争模式,新定位理论已经入选全国70余所高校教材,被诸多头部企业和本土企业实战运用并取得显著成果 许战海老师致力于中国战略理论的研究和实践,2019年荣获《中国40年原创理论探索奖》

认证主体北京许战海品牌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8317930134A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