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氢储能关键技术路线及思考报告提纲1 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2 氢储能系统中长周期运行特性3 源-网-荷-氢优化调度模型4 双碳目标下氢储能系统碳排放潜力1.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前提,以新能源为供给主体,以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 — 体化与 多能互补为 支 撑,以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为基本特征的电力系统传统电力系统与新型电力系统对比火电为主 单一大电网需求口口口口口机械电磁系统仅为电力消费者源随荷动皿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创新电网结构形态与运行模式增强电源协调优化运行能力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县发电侧形态赫座国电网侧形态文 烟电能平衡方式用户侧形态技术基础形态!Am盛 T旧 + 断A目标 =l=! ---积极发展“新能源+多元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支持以同步机和电力电子设备共同主导 的混合系统风电、光伏发电为主,集中式与 分布式并存大电网与微电网并存,微电网有 并网/离网模式用户既是电力消费者,又是 电力生产者“源网荷储”互动,源侧、网侧与荷侧均可灵活调节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由于新能源强随机性和高波动性,储能技术被认为是解决新能源出力不稳定的重要手段031.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解 决 新 能 源 与 负 荷 间 的非 匹 配 性和双侧随机性,新型储能系统面临的电力调节需求:大规模、长周期、跨季节t② 储能对比① 储能技术特性时间尺度应用场景运行特点技术特性需求重点关注的储能 类型分钟级以下辅助一次调频提供系统阻尼:电能质量动作周期随机:毫秒级响应速度; 大功率充放电高 功 率 ;高响应速度;高存储/循环寿命;高功率密度及紧凑型的设备形态超级电容器: 超导磁储能; 飞轮储能分钟至小时级平滑可再生能源发电;跟踪计划出力二次调频;提高输配电设施利用率充放电转换频繁; 秒级响应速度;可观的能量高安全性:较快的响应速度;一 定 的 规 模(MW/MWh) ;高循环寿命(万次);便于集成的设备形态锂离子电池: 钠硫电池钒液流电池小时级以上削峰填谷负荷调节大规模能量吞吐安全性高,成本低大 规 模 (100MW/100MWh );深充深放(循环寿命5000次); 资源和环境友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熔融盐储氢10 GW1GW100 MW10 MW1 MW100 kW 10 kW1 kW容量放 电 时 间氢能其它领域关键作用口液态氢能量密度约为汽油、柴油、天然气的2.7倍口氢能运输不受输配电网络的限制, 可实现跨区域调峰口工业原料,替代化石燃料作为冶金、 水泥和化工等还原剂特定地理条件 光热发电领域· 集成储能技术,电化学储能与储氢配合解决多时间尺度平衡需求(短时间尺度)(中长时间尺度)CO?+4H? →CH?+2H?O(氢气与天然气的密切联系)· 氢能作为电、热、气网一体化的重要纽带,实现能源网络互联互通随着碳中和进程的推进, 氢能有望成为新型电力系统清洁低碳的能源载体041.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氢储能作为一种化学储能方式,适用于长时间储能 ,且能储存百GW·h 以上,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新型含氢储能微电网系统问 题 解决方案AC busDC bus·Electricity-Hydrogen -Water光照光伏阵列用户负荷△ 变换器储氢罐 电解槽←nas-6风燃料电池 复健能系续风电机组管道“电—氢—电”转化过程只有水的消耗和生成,总效率为40%~50%与电化学储能(70%~90% )相比不具优势燃料电池热电联供(CHP), 转化效率可提高至60%~80%家庭就地利用,不存在长距离电网、热管网运输损失,效率进一步提升用电+供热 35%*50%185~97%大规模储能技术口 区域弃风、弃光现象严重口 风光出力的预测准确程度有限,其出力随机性会对电网造成一定冲击√ 利用新能源出力富余(未能利用)的电能进行制氢,将η=B0-90×电能转化为氢能储存起来或供下游产业使用√ 当电力输出不足时,利用储存起来的氢能通过燃料电池进行发电回馈电网√ 整个运行过程清洁高效,无任何污染气体产生· 日本燃料电池系统(ENE-FARM) ·100%0%损耗未利用排热(3~15%)051.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氢储能=电解槽+储氢罐+燃料电池定输入容量存储能力定输出容量氢转电燃料电池的实质是电解水的逆过程区分传统电池,其燃料和氧化剂是在反应的 同时 输 入 的 , 而 不 是 预 先 放 置 的 燃料电池类型 工作温度电化学效率 (℃) (%) AFC→ 碱性燃料电池 室温-90 60~70氢储能关键技术包含制氢、储运氢和燃料电池技术三个方面储运氢技术包含:高压气态、低温液态、金属氢化物、有机液态★电制氢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EC)---固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商业建筑虚拟电厂建设导则 - 副本.docx
- 区域虚拟电厂探索与实践 - 副本.pptx
- 零碳时代下的虚拟电厂 - 副本.pptx
- 考虑源-荷-储互补特性的虚拟发电厂规划与运行策略 - 副本.pptx
- 考虑源-荷-储互补特性的虚拟发电厂规划与运行策略 - 副本.docx
- 公用事业行业虚拟电厂专题报告:虚拟电厂蓄势待发,源网荷储联动是新型电力系统必然选择 - 副本.pptx
- 工商业储能商业模式探索_储能PPT - 副本.pptx
- 多能源互补特性与虚拟发电厂控制 - 副本.pptx
- 大规模储能电站关键技术及建设经验分享_储能培训学习PPT - 副本.pptx
- 促进储能参与的电力市场机制探索_储能培训学习PPT - 副本.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