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
第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时期的教育
• 一 、近代教育的起步:
• ( 一 )地主阶级内部提出改革 , 向西方学习:
• 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 ”, 以龚自珍 、魏源 和林则徐为代表的一些开明地主和知识分子率先 发出了要求变革和学习西方的呼声:
• 一是要求“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
• 二是倡导“经世致用 ”的学风;(龚自珍)
• 三是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 即向西 方学习。
• 魏源还编写了《海国图志》 , 林则徐是开眼开世 界的第一人。
教传教士 , 他在华25年 , 在许 多方面都有首创之功 。 200年 前 , 他编辑出版了中国历史上 第一部英汉字典 — — 《华英字 典》 。他第一个把《圣经》 译 成中文 , 以自己的医学知识在 澳门开办了第一个中西医合作 的诊所 。他揭开了基督新教在 中国的传教历史。
(二) 外国人向中国输入
西方文化 , 建立新式学 英国传教士 罗伯特 ·马 堂 。 礼逊是中国大陆第一位基督新
澳门著名的马礼逊教堂
二、洋务派“新教育 ”和“ 中体西用 ”
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至90年代 , 其基本内 容是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 以奕忻 、 曾国 藩 、左宗棠 、李鸿章 、 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在 教育上采取了改革措施 , 开辟了传统教育之外的另 一番天地。
一 、洋务学堂的创办
洋务学堂的目的在于为洋务运动培养翻译 、外交、
工程技术 、军事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教学内容以
“西文 ”和“西艺 ”为主 。 它大概分为外国语学堂 、 军事学堂和技术实业学堂三类。
• 京师同文馆: 洋务派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院。
• 特点: 它是专为培养“译员 ”“通事 ”而设,
• 课程侧重“ 西文 ”和“ 西艺 ”; 京
• 实行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度 师
• 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 同
文 馆 旧 址
2 、福建船政学堂: 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海军制造学校。
它被誉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还有 “英国学堂 ”和“法国学堂 ”)它是由左宗棠奏 请设立的。
( 二) 派遣留学生:
派遣留美幼童 。 1872年在容闳极力倡议下 , 首批 30名幼童赴美留学 , 共派出四批120名留美儿童 , 后因在留学生管理上出现分歧 , 于1881年被全部 撤回 。但即使是这些尚未完成学业的留美学生,
也仍然成为了我国近代科技 、 实业 、 管理 、外交 、 军事和教育等领域的知名人士 。(代表人物: 詹 天佑 、容尚谦 、黄开甲等)
1872年首批小留学生
中国留学之父容闳
三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
( 一 )戊戌维新的改革措施及影响
• 戊戌维新又称“百日维新 ”发生于1898年6
月11至9月21 日 , 共103天 。 以康有为 、梁启超 、 谭嗣同 、盛宣怀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所从事的 教育改革活动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 二) 新式学堂: 万木草堂(康有为在广州设立) 、
时务学堂(梁启超 、谭嗣同 、黄遵宪 、 陈宝箴创 于湖南) 、 京师大学堂( 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
万木草堂修葺一新 , 对外开放 。
湖南时务学堂总理及教习合影
谭嗣同
梁启超
1894年10月和11月 《万国公报》 刊登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1899年2月的《万国公报》
中共“ 一大 ”嘉兴南湖会址 馆内珍藏的 《时务报》 、《公车 上书》 、《大同书》 。
北大在蔡蔡元元培培 任校长以前,
官气较重 , 因 为自国国子子监监、、 科科举举制制度度被被取取 消後 , 很多人 都以北大(京 师大学堂) 为 科举的替代品, 以此为仕途捷 径 。 1917年,
蔡元培接任北 大校长 , 对北 大进行了大规 模的改革 , 使 北大呈现了完 全崭新的气息 。
京师大学堂匾
京师大学堂的洋教习
红楼旧校址
校钟
三 、 百日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1 、设立京师大学堂( 1898年创办 , 1900年毁于战
火 , 1902年复办) ;
2 、废除八股文考试 , 改革科举制度(设立经济特
科 , 选拔维新人才) ;
3 、讲求西学 , 建立新式学堂(令各省府厅州县大
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 、 西学的新式学堂) 。
以上措施对封建传统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
由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