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闻一多诗歌创作内容 1、爱国主义诗篇。代表性的诗作是《忆菊》 《太阳吟》《死水》《发现》《七子之歌》等。  2、爱情诗。大多写于留美期间,写得真挚,热烈,专一,写出了为爱情所折磨的相思之苦。《红豆》组诗。  *     郭沫若(1892—1978)  一、郭沫若创作道路  1918开始新诗创作,1919年到1920年上半年开始在《时事新报》 副刊《学灯》发表新诗,显示出惊人的浪漫主义诗才。1921年 出版诗集代表作《女神》蜚声新诗坛。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在日本组成创 造社。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倡导革命文学,后投笔从戎。1927年 参加北伐和南昌起义。1928年旅居日本。1937年抗战爆发后回国,从事抗日救亡 活动,并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产生了很大影响。   郭沫若是主观抒情的文学天才,代表的是热情、冲动、富有创造精神的一类现 代中国知识分子。     * 二、关于《女神》 1《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是郭沫若诗歌的代表作,也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杰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 2、《女神》简况 《女神》共收郭沫若早期的新诗56首,绝大部分作于留日期间的 1919年和1920年间。《女神》共三辑。第一辑收三部诗剧:《女 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第二辑最为重要,最有代表 性的诗篇,几乎集中在此集中:《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 《地球,我的母亲!》《匪徒颂》等 。第三辑所收诗篇内容较为 驳杂。      * 《女神》的历史价值 1、体现了反封建以及改造社会的要求,代表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塑造了“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形式上创新,特别是在自由体诗的创立上有着典范性的贡献。 3、《女神》的成功在于时代的需要和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  * 《女神》的思想价值 一、《女神》是五四时代精神与诗人创作个性的高度融合统一。《女神》体 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格调雄浑豪放,是诗化的五四精神。《女神》 不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却是中国旧诗与新诗分野的真正的界碑。无论 内容还是形式,它都是中国新诗真正的奠基之作。  二、《女神》最强烈而集中地体现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民主思想。《凤凰 涅磐》《地球,我的母亲!》《天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炉中煤》 三、《女神》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是高扬主体的 力作。《梅花树下的醉歌》《光海》《浴海》《地球,我的母亲》。 四、《女神》显示了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我是一个偶像崇拜者》 《匪徒颂》 * 《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  一、《女神》的艺术想象与形象特征是把整个大自然当成书写对象来完成的,想象奇特,诗被插上了飞腾的翅膀,大自然被充分地人化,显示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二、从总体上看《女神》的形式是自由的,行数、句数都不固定,没有统一的韵律。但有两种大致上的类型:一类是外在格式相对严谨的,如《晨兴》;一类是情绪自然消长的内在韵律与某种外在韵律相结合,《女神》大多数为这种形式。  * 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 《星空》是第二部诗文集,初版于1923年,包括诗歌散文和戏曲。 技巧上趣于圆熟:结构更严谨,语言更凝练含蓄,感情更深沉。 《瓶》写于1925年,是一部爱情长诗,由《献诗》及连贯的四十 二首组成,以浪漫主义方法描写和歌唱一对青年男女大胆、炽热、 真挚的爱情,而以悲剧告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热恋情人多情善 感的复杂心理。  《前茅》主要作于1923年初到1924年初,标志着郭沫若诗风的转 变。表现了尖锐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 《恢复》出版于1928年,表现出了乐观昂扬的精神气质,歌咏工 农大众,充满了无产阶级的战斗激情。     * 第六章   20年代的戏剧 一、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 1、1907年2月,中国留日学生组织成立了春柳社,是最早对中 国现代话剧艺术进行自觉探讨与试验创造的剧社。主要成员有 李叔同 ,他们在东京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和根据林纾的翻 译小说改编成的五幕剧《黑奴吁天录》。  2、1910年底任天知发起,聚集了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等 优秀戏剧人才,这是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演出所谓“天知派 新剧”。  *       早期剧作 ?         早期话剧文学的最初成果是“社会问题剧” 1、胡适模仿易卜生的《娜拉》创作《终身大事》,开“社会问题 剧”之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话剧作品,拉开了中国现 代话剧创作的序幕。 2、陈大悲的《幽兰女士》从一个家庭着眼来分析社会问题。 3、欧阳予倩在自己的剧作中,首创了中国轻松喜剧形式.《泼妇》          *   4、洪深 是中国话剧、电影运动的奠基者之一。 1922年创作了 话剧《赵阎王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