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内容简介;第一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常用术语; (四)属于《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的职业病属于法定职业病,患法定职业病的病人享受工伤待遇。
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于2013年12月23日,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该目录将职业病分为10大类132种。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同时, 2002年4月18日原卫生部和原劳动保障部联合印发的《职业病目录》已经废止。;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职业病危害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七条)
其他健康影响:比如噪声,其靶器官是听力系统,职业病是噪声聋和爆震聋。除此之外,噪声还对 人的神经系统(头痛、头晕、心悸、睡眠障碍、 全身乏力等)、心血管系统(血压不稳定或持续 升高等)、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接触强噪声 的工人免疫力降低)、消化系统及代谢功能、
(胃肠功能紊乱等)生殖系统以及胚胎发育(女同志月经不调等),以及工作效率均有影响。;3.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
上述定义是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的一种常用方法:按来源分类:
第一类: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三类;(1)化学因素
在生产中接触到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成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中的化 学毒物均可对健康产生损害。化学性毒物以粉尘、烟尘、雾、蒸气或气体的形态散布于车间空气中,主要经呼吸道进人体内,还可经皮肤、消化道进 入体内。
化学性有害因素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一般分为七类:
金属及类金属。如铅、汞、砷、镉、锰等。
刺激性气体。对眼睛、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急性炎症、肺水肿(肺内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失调,大量组织液不能被淋巴和肺静脉系统吸收,从肺毛细血管渗出)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气态(或蒸汽)物质。如氯气、氮氧化物、氨、光气、氟化氢、甲醛、乙醛、丙烯醛等。
窒息性气体。指被人体吸收后,可使氧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使全身细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分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和化学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血液窒息性)、硫化氢、氰化氢
(细胞内窒息,主要是抑制呼吸酶,使生物氧化反应不能进行)、甲烷、二氧化碳、氮气(本身无毒。挤占空气当中的氧,使其含氧量减少)等。; 硫化氢 一种无色有刺激性(臭鸡蛋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硫化氢常产生于一些化工厂,如农药生产中的硫化反应,硫化染料的合成、磺胺染料的合成的废水中。在潮湿、缺 氧环境中,由于细菌的作用,蛋白质等含硫化合物的腐烂 也可产生高浓度的硫化氢。比如在下水道、排水沟、化粪 池和废弃的井中,要首先检测排除硫化氢存在的危险后才 能进入作业。含硫的石油开采也可以发生大量硫化氢喷出。
接触硫化氢可导致硫化氢中毒
硫化氢对人的危害,主要是破坏细胞呼吸链中的氧化酶,造成细胞缺氧(细胞内窒息)。
硫化氢对人体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吸入过量的硫化氢可引起闪电式死亡。;一氧化碳 无色、无臭、无味、易爆炸的气体,比空气轻。
职业接触的机会:一是煤气制造业。用煤、焦炭等制取煤气的过程中,其一氧化碳含量至少在30%以上。二是化学工业中以一氧化碳为原料,制造合成氨、甲醇、光气、羰基金属等; 三是采矿时爆破烟雾含大量一氧化碳; 四是冶金工业中的炼铁、炼钢、炼焦等作业场所,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五是各种内燃机的排放气均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如汽车尾气一氧化碳含量达6%~14%; 六是家用煤炉、窑炉、燃烧也可能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中毒机制:CO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CO被吸入体内后,与血液中红细胞中的具有携带输送氧功能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结合物。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240倍,而且碳氧血红蛋白较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 速度慢3600倍。由于一氧化碳比氧的竞争力强得多,使得血红蛋白失去携带输氧功能,而造成细胞缺氧。当一氧化 碳浓度在空气中达到35ppm,就会对人体产生损害,造成 一氧化碳中毒。CO中毒,代谢旺盛的器官如脑和心最易遭受损害。; 砷化氢 砷化物的毒性强弱顺序为:砷化氢三价砷五价砷有机砷元素砷。砒霜(三氧化二砷)是典型的毒物。砷化氢(AsH3)是剧毒,是强烈的溶血性毒物。砷化物在 还原剂和酸存在条件下可产生砷化氢,例 如在金属酸洗、实验室用锌粒制氢等。工 作场所砷化氢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3mg/m3。; 有机溶剂。如苯及其同系物、二氯乙烷、正己烷、二硫化碳、溶剂汽油等。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主要损害
最近下载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青年突击队”组建及实施方案.docx
- 沪发改投(2012)130号文.docx VIP
- 梵高——.ppt VIP
- 2025年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卷合集).docx
- 液压装配知识培训课件.pptx
- 安全文明施工的安全防护设施.ppt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1单元测试含答案 .pdf VIP
- 湖南湘西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题含答案2024年.doc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07SJ504-1:隔断隔断墙(一).pdf VIP
- GB1094.7-2016 电力变压器 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