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饮东坡醒复醉——《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赏析.docxVIP

夜饮东坡醒复醉——《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赏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夜饮东坡醒复醉——《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赏析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这首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即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九月。王文诰《苏诗总案》:“壬戌九月,雪堂夜饮,醉归临皋作。”一说作于元丰六年(1083)。《孔谱》:“元丰六年。临皋亭在黄州城南门外江边,定惠院右侧水驿。”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住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还在这里筑屋名雪堂。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下面接着写所归之路和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的情景。词人回到寓所的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又是如何知道“家童鼻息已雷鸣”的呢?他经过了敲门吗?有些注释说词人敲过门,但家僮没有听见,仍然在打鼾。其实这都不需要着意寻求根据。因为前文已交代很晚才归来,这时外面已没有行人,一片沉寂,只有江流的响声不绝于耳。家僮已经睡得很熟,敲门白费劲。词人连僮仆都对付不了,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拄着拐杖倾听江涛声了。“江声”之多概可听出,然“醉”之程度亦概可想见。

下片开头两句承上意写更深夜里的情景。“长恨此身非我有”是内心恨怨之语,感情色彩很复杂。“身非我有”,是就身不由己这个角度说的;其意还在于作者有爱憎感情、精神生活上的自由没有社会约束、禁忌这层意思,正因为“身非我有”,受到限制和迫害,所以“何时忘却营营?”这两句是互为因果的。既然身不由己,精神上就不自由,所以“长恨此身非我有”;因为精神不自由,处境便很自然地会“营营”。所以,“何时忘却营营?”既问自己,也问别人;或从中引出下文的议论。这个“营营”,就社会现实中的功名利禄来说,就是陷溺于个人的私利欲望和陷溺于国事公务两者。“何时忘却营营”这句的语气内涵有恨怨之情,有悔恨之意,有痛惜之感;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愤激之情。“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风静”、“縠纹平”,那江上的动态足以令人悠然于心了。然而一个“但”字笔锋一转,用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之语。“小舟从此逝”这一象喻是说:与自己一生所尊敬和亲切的人诀别了;为了根本上的解脱希望以后不再来到人世间。这表达了作者的某些超脱尘世的想法。但“小舟从此逝”是不大容易做到的;能做到也并不一定做得到;他后来仍然不能不与外界接触继续为官。两句反映了他的逃避现实思想。但又不是借酒消愁般的逃避现实而是从老庄哲学出发的厌倦现世和政治上失意的情绪的反映。接着词人表明他厌恶本阶级的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等等丑态和以权谋私等罪恶现象。而对美好生活无限留恋:“小舟从此逝”就决不是什么引去而远游的意思;苏轼仍就惦念着他的美好生活

文档评论(0)

标书制作,施工方案,技术服务规范方案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