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73.010
D09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359-2019
煤与瓦斯突出报警技术方法
Technicalmethodofcoalandgasoutburstalarm
2019-12-30发布2020-07-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10359一2019
目次
前言…………………………E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条件··
5突出事故判识方法………………………2
6突出报警要求……………3
7突出报警系统功能要求…………………3
I
NB/T10359-2019
目U昌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提出。
本标准由能源行业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NEA/TC2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千庭、赵旭生、张庆华、马国龙、姚亚虎、宁小亮、李明建、梁军、邹云龙、刁勇、
邓敢博、谈国文。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ll
NB/T10359-2019
煤与瓦斯突出报警技术方法
1范围
本条件、突出事故判识方法、突出报警要求
AQ6201·
MT/T1004\叫
MT/T111
3术语和定义
3.1
3.2
煤与瓦斯突出
动力现象。
3.3
煤与瓦斯突出报警系统
根据井下各相关地点监测创
突出以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灾
系统。
4基本条件
4.1矿井应安装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且应符合AQ1029、AQ6201、MT/T1004、MT/T1116的
规定。
4.2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的要求设置甲烧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
感器,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适当地点增设部分传感器。
1
NB/T10359-2019
5突出事故判识方法
5.1事故类型判识
5.1.1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后判识发生的是否为突出的监测数据主要来源于:采掘工作面甲
烧传感器T1、采掘工作面回风巷甲烧传感器T2、采煤工作面进风巷甲炕传感器旦、采区回风巷甲烧传
感器Ti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JB∕T 3585.1-2013 感应同步器 第1部分:术语.pdf
- JB∕T 3586-2013 角位移感应同步器 基本参数和技术要求.pdf
- JB∕T 3587-2013 标准型和窄型线位移感应同步器 基本参数和技术要求.pdf
- JB∕T 3732.2-2013 剃齿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pdf
- JB∕T 3765-2017 煤用锤式破碎机.pdf
- JB∕T 3828-2013 铸造用热芯盒树脂.pdf
- JB∕T 3875.2-2017 万能工具磨床 第2部分:精度检验.pdf
- JB∕T 3875.3-2007 万能工具磨床 第3部分:技术条件.pdf
- JB∕T 3885.1-2013 珩齿机 第1部分:型式与参数.pdf
- JB∕T 3904-2017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金属型、砂型铸造铝合金铸件通用技术条件.pdf
- NB∕T 10361-2019 矿井通风网络实时监测技术方法.pdf
- NB∕T 10364-2019 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pdf
- NB∕T 10365-2019 煤矿采动影响区瓦斯抽采地面直井设计规范.pdf
- NB∕T 12004-2016 费托合成水中有机酸、醇、醛、酮的测定.pdf
- NB∕T 13010-2017 小桐子精炼油.pdf
- NB∕T 13011-2017 生物柴油工业名词术语.pdf
- NB∕T 34051-2017 咸水直灌盐碱地甜高粱栽培技术规程.pdf
- NB∕T 34055-2017 南荻盐碱地高产栽培技术标准.pdf
- NB∕T 34056-2017 南荻滩涂地高产栽培技术标准.pdf
- NB∕T 34057.1-2017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化学成分的测定 第1部分:标准样品的制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