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03.080.99A16
楚
雄
DB5323
州地方标准
州
地
DB5323/T85—2016
代替DG5323/T85—2016
救助管理站受助人员站内服务规范
2016-06-21发布
2016-06-30实施
楚雄彝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5323/T85—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救助管理站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救助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育光、杨平、张晓梅、丁善武、叶荣梅、罗会秀、李艳、杨小莉、何少文。
1
DB5323/T85—2016
救助管理站受助人员站内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救助管理站成年受助人员工作人员要求、站内安全教育、站内生活服务、特殊服务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救助管理站对受助人员提供的站内服务。
2工作人员要求
2.1工作人员应当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有关规章制度,依法办事,严格执行站内各项规
章制度。
2.2工作人员应服务热情周到、办事认真负责、说话文明用语、行为端庄大方。
2.3工作人员不准拘禁或者变相拘禁受助人员;不准打骂、体罚、虐待受助人员或者唆使他人打骂、
体罚、虐待受助人员;不准敲诈、勒索、侵吞受助人员的财物;不准克扣受助人员的生活供应品;不准扣压受助人员的证件、申诉控告材料;不准任用受助人员担任管理工作;不准使用受助人员为工作人员
干私活;不准调戏妇女。
3站内安全教育
3.1需求评估
应适时对受助人员开展学习学习教育需求评估,了解受助人员学习教育需求,包括:
a)了解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健康状况、流浪原因等;
b)了解受教育情况;
c)了解希望继续接受教育的意愿;
d)了解其在道德、法律、卫生、生活技能以及其它常识方面的认知情况。
3.2开展学习教育
3.2.1教育用品准备
3.2.1.1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提前做好相关教育用品的准备工作。教育用品的准备应注意教育活动形
式、教育活动记录、教学资料收集等方面的需求。
3.2.1.2教学用品需符合安全标准,不得有危险物品。使用前提供正确的适用方法。教学物品在教育
活动结束时及时回收。
3.2.2学习教育内容
学习教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文件:
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381号);
2
DB5323/T85—2016
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民政部24号令);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规定》;
b)站内生活起居、注意事项及站内管理要求等救助站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受助人员须知》;
《受助人员守则》;
《受助人员作息制度》;
《受助人员卫生制度》;
《受助人员就餐规定》。
c)行为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法律常识和自我保护知识》;
d)心理健康教育;
e)卫生健康常识教育;
f)安全教育;
g)生活常识教育;
h)其他,包括时事新闻,阅读有关报刊杂志等。
3.2.3教育方式
3.2.3.1按照学习教育计划的要求合理开展集中学习教育。
3.2.3.2采取集中组织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配合影音资料和图片
进行宣传教育,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注重实效。
3.2.3.3提倡采用参与式的学习教育形式,让更多的受助人员参与到学习教育中。
3.3教育要求
3.3.1工作人员对留站的受助人员进行日常的教育,并做好学习教育记录和各类资料的收集。
3.3.2工作人员可根据受助人员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作出安排,使受助人员通过学习教
育,学到知识,提高认识,增强法制观念和公民道德意识。
4站内生活服务
4.1基本要求
4.1.1救助管理站应当按照受助人员性别、年龄、身心状况安排分区居住、单人单床,并为受助人员
发放必要的生活用品。女性受助人员应当安排女性工作人员管理。
4.1.2成年女性携带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的,救助管理机构应当为其共同在成人区生活提供便利。
4.1.3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饮食,实行分餐制,餐具、炊具及时清洗、消毒。基本生活供应标准不低
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照顾未成年人、老年人、少数民族受助人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5308T 66—2022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冰雹识别指标.pdf
- DB5308T 67—2022茶园干旱等级.docx
- DB5308T 67—2022茶园干旱等级.pdf
- DB5308T 68—2022地面火箭人工增雨防雹队伍建设规范.docx
- DB5308T 68—2022地面火箭人工增雨防雹队伍建设规范.pdf
- DB5309T 10.1-2018临沧澳洲坚果 第1部分:良种苗木培育.docx
- DB5309T 10.2-2018临沧澳洲坚果 第2部分:嫁接苗.docx
- DB5309T 10.3-2018临沧澳洲坚果 第3部分:丰产栽培.docx
- DB5309T 10.4-2018临沧澳洲坚果 第4部分:高接换种.docx
- DB5309T 10.5-2018临沧澳洲坚果 第5部分:主要有害生物防治.docx
最近下载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选择题100道.docx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研究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中的应用.docx VIP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pdf VIP
- 数学教案_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教学设计.docx
- GZ-2022062 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正式赛卷完整版包括附件-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docx
- 信息技术在乡村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二年级下册粤教版(主编:徐长发)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教师党课讲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最新.doc VIP
- (word精品)2022年甘肃省兰州市诊断考试(一诊)数学试题(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