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五四学制)中考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VIP

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五四学制)中考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五四学制)中考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句子默写

1.(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黄鹤楼》崔颢)

(2)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____________。(《小石潭记》柳宗元)

(4)节日之际,我们可以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远在异地的亲人的思念与祝福。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丙】

列子学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2.【乙】【丙】都选自《列子》。列子,原名______,是战国时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

3.解释下列加点字。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汝之不惠(????)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丙】文中的句子。

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5.【甲】文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是借用_____和_____(人名)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_______________想法。

6.【乙】文中众人对愚公移山表现出不同态度,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家中三个身强力壮的成年男子前往参与。

B.京城氏遗男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支持移山。

C.妻子提出批驳,认为无法移动太行、王屋。

D.智叟嘲笑、制止,认为愚公无法处理土石。

7.经历了困难险阻,【甲】文中作者对理想的态度是_____;【乙】文“愚公移山”这个成语的寓意是_____;【丙】文中关尹子提出“守而勿失”,要“守”的是“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在草长莺飞的暮春时节,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新时代的读书日,关键不在于计较这一天里读了多少书,而在于能否重新认识阅读的习惯。

②从龟甲木椟,到兽皮贝叶、线装卷轴,再到电子书籍,知识的呈现形式因时而异。进入数字时代,书的形式愈发多样,阅读的方式也不拘于前。从载体看,纸质书与电子书的争论背后,有人喜欢墨香的安然,有人钟情屏上的便捷;从形态看,大部头与碎片化的热议背后,有人坚持花时间埋头于卷帙浩繁,有人则习惯了即时刷取的轻量阅读;从感官看,有人只接受看书、读书,有人则选择听有声书。当“书”的含义不断拓展,我们不妨也拓展知识的获取方式。多样的读书体验,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由此可见,读书不拘形式。

③读书即学习。有声书未必没有深奥的知识,碎片化阅读并非一无是处,即便如短视频里也未必没有鲜为人知的世界。学习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不同层次的知识该如何建构我们的精神世界。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奇闻异事,忙时可供消闲;新闻资讯,了解时事热点;工作指南,掌握一技之长;历史知识,积淀文化底蕴……身处现代社会的复杂个体,往往拥有多重身份、肩负多重使命,似乎每一类知识都有独特的价值。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选择合理的内容,如何在有效时间里让学习更有意义,是每个人必须回答的考题。

④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不少简单重复的工作或许会被算法与机器取代。所以,读书肩负着“重新发明自己”的重任。在猎奇大千世界、在关注冷门知识的过程中,读书能够锻炼人们的思考力与判断力。具备这些能力,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自我。不论遇到什么事情,既不会盲目地包容,也不会一味地听从。

⑤载体在变,方式在变,内容在变,但学习规律不会变化。“??????”的积累始终重要,“??????”的刻苦永远关键。无论是书本、杂志,还是音频、影像,抑或是论道、问学,都能使我们完成心灵的滋养与精神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