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矿产资源开采系统技术指南 编制说明.pdf

深海矿产资源开采系统技术指南 编制说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2年第二批推荐性国

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2]22号)

的要求,由北京先驱高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编,并会同有关单位

编制国家标准《深海矿产资源开采系统技术指南》(计划编号T-418)。

国家标准《深海矿产资源开采系统技术指南》由北京先驱高技术

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出,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归口。

国家标准《深海矿产资源开采系统技术指南》的起草单位有:北

京先驱高技术开发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交通大

学、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湘潭大学、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然资源部

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级社、国家海洋技

术中心。

1.2制定背景

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而公海占全球海洋面积近

70%。深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技术的发

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资源安全保障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世界

各国关注重点。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

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主要针对深海多金属结核,研究勘探与商业

开采方案,同时兼顾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的开采技术研究;20

世纪八九十年代,韩国、印度、中国也相继加入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队

伍,探索系统方案和商业化开采方案。截止2022年底我国已完成了

70余航次的调查任务,获取了大量实物样品和数据资料。近年来,

1

世界各国纷纷开展单体和综合海试,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技术装备取得

显著进展。

20世纪70年代,海洋管理公司等多个国际财团在太平洋约5000m

海底成功采集多金属结核。随后,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

等相继开展海试,验证其技术装备。2017年,日本完成1600m水深

多金属硫化物的采集和提升海试,标志着多金属硫化物开发技术又向

前迈进一步。近年来,欧盟针对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分别设立

BlueMining、BlueNodules、¡VAMOS!等多个项目;2017年以来,荷

兰、比利时、德国、印度、瑙鲁、日本、韩国、挪威等国家多次成功

进行深海采矿装备海试与环境评估,相应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技术装备

逐渐完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加拿大TMC公司在太平洋CC

区开展全系统试采试验,成功采集并输运超过3000吨多金属结核至

采矿船上,该公司计划于2028年实现商业化开采。国外通过上述大

量的海上试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技术方案,掌握

了关键技术研发和核心装备研制能力,包括:海底矿石开采装备安全

行走和高效采集、长距离泵管输送流动保障、水下动力输送、全系统

协同控制、水下综合导航定位、重载装备海上布放回收等技术。上述

海试的成功标志着西方发达国家于该阶段基本完成深海采矿的总体

技术储备。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深海采矿技术装备研发,主要采用

管道提升式系统方案针对多金属结核开展技术攻关,兼顾富钴结壳和

多金属硫化物。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经历了技术方案研发、陆

上验证、海上单体海试以及系统联合海试等阶段。上世纪90年代,

我国针对多金属结核开采,对水力式、复合式两种矿石采集方式,水

力提升、气力提升两种扬矿方式开展试验研究,研制履带自行水力复

2

合式集矿机,并于2001年在云南抚仙湖进行135m水深湖试。2005年,

中国完成1000m海试总体设计和各子系统的详细设计,研制了两级

高比转速深潜模型泵。2016年,中国首次开展深海采矿单体海试,

针对开展深海扬矿泵管输送系统,完成了复杂海况下泵—管系统的布

放回收以及多级离心泵粗颗粒矿浆输送验证了中国深海采矿输送工

艺、参数和关键设备设计合理,标志着中国海洋采矿技术的工程实践

由陆基转向海洋。2018年,长沙矿冶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研制的“鲲

龙500”号海底采矿车分别在中国东海和南海成功进行了74m和514m

水深海试。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研制的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开

拓一号”成功进行1300m深海试验,验证了海上布放回收姿态控制、

海底自主行进控制等技术。此外,大连理工大学联合长沙矿冶研究院

等国内优势单位共同研制完成中国首套深海矿产智能化混输系统,于

2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