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诗歌赏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复习之诗歌赏析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两种诗词赏析题的命题形式。

2、掌握这两种诗词鉴赏题的答题要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都说我们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这世世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里,塑造着我们的容貌,

淬炼着我们的思想,中国人的基因里天生就有着诗词的文化基因,做诗词赏析类的题目是否就得心应手呢?(见

投影)

(投影)【考试说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试题难度为C,总分为3分。

(师):本题旨在考察学生整体领会古诗基本内容的能力只要考生能够认真读懂全诗,就能做出本题。然而实际

情况却是——【答题情况】均分只有1.21分,成为整张试卷中得分率最低的一个。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题型解析

过渡:诗歌赏析的常见的两种题型:

(投影)1、提取诗题,陈述理由

2、揣摩情感,领会主旨

(一)考点一:提取诗题

1、(投影)例1:在苏轼的这首诗里找一个词语作为诗的题目,并简述理由。(3分)

送客客已去,寻花花未开。未能城里去,且复溪边来。

父老借问我,使君安在哉。今年好风雪,会见麦千堆。

2、解题攻略:

步骤一:分四步解读诗歌。因为要求考生拟写标题,所以第一步可以省略。

出示学生的错误

“复溪”、“君安”、“见麦”,错误的原因?(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

“借问”、“会见”、“未能”,错误的原因?(没能读懂诗歌的内容)

步骤二:提取标题。

(1)翻看《古诗文必背61首》的目录,回忆我们曾经学过的古诗,你觉得诗歌可以以何为题?

以物为题,如《蝉》、《咏柳》

以人为题,如《卖炭翁》(还可以补充学习《出师表》时,读过的杜甫的《蜀相》)

以地名为题,如《黄鹤楼》、《赤壁》

以时间为题,如《清明》、《春晓》

以上诗歌的题目大都是名词,只要读懂诗歌的内容,找出主要的描写对象即可。

以事件为题,如《观沧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次北固山下》·····

以上诗歌的题目都是动词,概括了诗歌的主要事件。

(2)如果题目要求直接从诗歌中寻找一个词语作为诗题,那么从哪里去找呢?

一般情况下,可以从诗歌的开头以及结束的两句中去找。

如:《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试牛刀:苏轼的这首诗,你觉得可以以诗中的哪个词语为题?

步骤三:简述理由

很多考生能够从诗歌中准确地找出一个词语作为这首诗的题目,可是理由却不会阐述,有一种诺大的馒头

无从下口的感觉。诗文的题目一般是其内容、主题和思想的概括,或是内容、主题和思想的载体,内容或情节

展开的线索等,所以简述理由可以从诗题概括了全诗的主要内容、诗题是诗歌的线索、诗题表达了诗歌的主旨、

诗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等角度入手。

【答题模板】因为······诗题是诗歌描写的对象(或诗歌记叙的中心事件);是诗歌的线索(或诗眼);表

达了诗人·····的情感;暗含了诗人······的写作意图(或主题、主旨)

(投影)举例:2018年三月热身卷杜甫的《青溪》

小试牛刀:为何以“送客”为题?

3、友情提示:这类题目要求直接从诗文中提取一个词语作为诗歌的题目,“一个词语”自然极大地排除了失误

的可能,在苏轼的这首诗中,能用的词语也就有“送客”、“寻花”、“好风雪”、“麦千堆”,根据诗歌的内容,可

以采用排除法。(举例,见投影)

(二)考点二:揣摩情感

1、古人写诗大都为了传情达意,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倾注的情感,我们如何知晓呢?途径有四:

一看诗题:诗词题目往往提示内容、点明情思。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题目就暗示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

厚谊;《春夜喜雨》就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二看词句:诗词中往往有直接表明诗人情感的关键词句。表达情感的词,通常有“别、惜、独、愁、思、沾

襟”等,结尾句一般直接表达诗人情感。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

夜郎西”。

(师问)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预设:《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