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本教学光盘由语文周报社策划、制作、统一发售,严禁复制、刻录及其他侵权行为,违者必究。声明致蒋经国先生的信瘳承志廖承志(1908—1983),瘳仲凯、何香凝之子,广东省归善县(今惠阳)人,1908年9月25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通晓五种外语,擅长书画、诗词、戏剧。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祖国的统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半个世纪以来,他在反对侵略势力、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著名的国际和平战士。1983年6月10日在北京逝世。走近作者宝岛台湾美丽的台湾日月潭美丽的台湾日月潭美丽的台湾阿里山美丽的台湾阿里山美丽的台湾台湾园林台湾历史知多少?1.三国时期吴国人沈莹对东南沿海风土人情的记录,书名为《临海水土志》。2.7世纪隋朝政府派万余人渡海去台湾,有相当一部分人留居岛上,成为大陆到台湾的又一批居民。3.12、13世纪中国的宋朝和元朝已经在岛链中的澎湖岛设立行政机构,将台湾岛纳入行政治辖和版图。4.14、15世纪中国沿海出现了有组织的海盗与政府对抗,郑氏家族一度占据台湾岛,成为海盗集团主力,后被政府招安成为明朝沿海贸易官员,扮演着中国与外部世界贸易的中介角色。台湾历史知多少?5.17世纪初,荷兰海盗以欺骗手段登陆台湾,在台南港建立军事城堡,此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又用传教方式在台湾南部、北部的中国人居住地建立农场,殖民扩张。6.1662年郑成功率领明朝海军力量驱逐了荷兰殖民者,设立承天府,全面治理台湾岛。承天府到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变为福建省的一部分,1714年清政府派人到台湾测绘地图,以后一直将台湾岛视为“东南沿海七省之门户”。7.1871年,维新后的日本派出伪装成渔民的武装人员登上台湾岛东部,遭到土著居民抵抗,日本借机威逼清政府让出对琉球岛政权的保护权,并对台湾提出领土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台湾历史知多少?8.1885年正式成立了台湾省,派出刘铭传治理台湾,刘任内铺设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条海底电缆、第一条输电线路,建立了第一家发电厂、第一家电报局,台湾工商业兴盛,现代教育发达,成为当时清政府“洋务运动”中最为先进的一个省,为台湾日后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9.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次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以后在日本统治的50年中,近60万台湾同胞因反抗日本占领,牺牲在日本的屠刀下和监狱中。即使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为了抵制日本殖民统治,以林献堂为代表的爱国者运用议会抗争方式争取做中国人的权力,而蒋渭水等知识分子和教师也在报刊上坚持用中文写作,并宣传中国历史,向台湾同胞弘扬中国人的意识。台湾历史知多少?10.1945年8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及澎湖列岛依照中、美、英签署的《开罗宣言》和中、美、英、苏签署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归还中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市举行,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台湾及澎湖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融入文本正音正义咫尺瞬逾把晤悖谬东隅难辞其咎毋庸赘言未雨绸缪zhǐjiùshùnyúwùbeìmiùyúwúzhuìchóumóu难以推卸罪责。无须说多余的话。比喻事先做好准备。正确读出下面红色的字并说出成语的含义。整体感悟,问题研讨1.这是一篇反映现代政治生活的文言体书信,请谈谈你读后的总体感受。2.在这封信中,作者一方面以兄弟相称,叙个人旧情,一方面以理服人,谈国家大事。试分析作者的精巧构思。3.本文观点鲜明,内容铿锵有力,言简意赅,不卑不亢和情深意浓贯穿全文。在学习中,你感受到哪些艺术特色?整体感悟,问题研讨1.这是一篇反映现代政治生活的文言体书信,请谈谈你读后的总体感受。该信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作者敦促蒋经国“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旨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语言恳切,可谓情真可感,心诚能鉴。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信的开头、结尾畅叙阔别情思,通篇贯之以情,以情动人。信中规劝之言,情真意切。真挚之情,溢于言表,感染力很强。整体感悟,问题研讨2.在这封信中,作者一方面以兄弟相称,叙个人旧情,一方面以理服人,谈国家大事。试分析作者的精巧构思。整体感悟,问题研讨3.本文观点鲜明,内容铿锵有力,言简意赅,不卑不亢和情深意浓贯穿全文。在学习中,你感受到哪些艺术特色?这是一封用文言写的信,为当代不可多得的文言文佳作。此信公开发表后,即刻引起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