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意境的特征.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意境的特征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是华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文学意境有其独有的特征,即: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一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①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繁采寡情,味之必

厌。”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南宋范希文说:“情景交融而莫分也。”清人王夫之

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情生景,景生情,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另有人说:“景中生情,情中含景。”这一说便道出了情景交融的三种不同类型。

第一是景中藏情式。此类文中,作家藏情于逼真的画面,虽不言情,但画中之情跃然于眼前,更显情真意切,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②这一段是描写荷花的散文,读过之后,我们闭眼想往,在一片葱绿之中,挺立的是纯洁的荷花,似乎可以触摸,更甚而,似乎可以闻到淡淡的荷花香。文中写到“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美人”,尽是美丽的词语,显现的是一副夜晚不同风姿的荷花图,这种美丽的景致连作者的淡淡忧愁都能消去,句句非写情,但字字皆是愉悦的心情,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话。

第二是情中见景式。此类创作往往是直抒胸臆,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③

①王国维:《文言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3页。

②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华书局出版社1991年版,第155页。

③陆游:《唐诗宋词鉴赏·(示儿》,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带234页。

诗人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全诗不见景物,但是当你了解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你的眼前就会闪现出一幅人民受战火之苦,流离失所的悲苦画面,在诗人的爱国与爱民情怀中,我们盼望抗金大业早日实现,人民早日脱离战火。同时,我们也能体会诗人报国无望的悲愤,读这首诗,我们能够在诗人给我们的山河破碎的空间里撼情,真的是“情中见景”。

第三是情景并茂式。此类文章是写景与抒情的综合,二者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程度。如“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此诗前半阕着重写景,但处处景中也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不仅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也是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万山红遍”正是诗人“星火燎原”的思想,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而“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是诗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便是写景转入抒怀,引出下阕的抒情。

下半阕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的山峰形容无形不平凡的岁月,新颖而形象。“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更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此首诗作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是景与情的完美结合。

(二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虚与实是对哲学范畴,在我国古典文论中有广泛的应用,在意境结构中页表现出来。欧阳修曾在《六一诗话》中记述友人梅尧臣的说法:“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这句话含义非常丰富,其中有一层告诉我们意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二是“见于言外”较虚

的部分。意境从结构上正是二者的结合,故而后人说:“全局有法,境分虚实”④这便是把意境分为虚实两个部分。逼真描写景,行,境的是实境;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空间是虚境。虚境可以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延伸和扩大,也可以是伴随着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

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