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戏剧选读古代文论*送孟东野序韩愈一、掌握韩愈所概括的中国文学发展趋势以及由此而总结的“不平则鸣”,“善鸣者”等文学创作规律。二、理解韩愈文道观是如何与本文的“不平则鸣”的文论观相联系的。深入掌握韩愈的思想特色和文学成就。【教学要求】一、作品题解二、作品分析三、拓展阅读四、思考研讨【教学内容】韩愈(786—824年),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同时是诗人,文论家。有《昌黎先生集》传世。题解关于作者韩愈的精神支柱韩愈一生坚守儒家思想,儒学文化是他安生立命、行官为文的精神支柱。除了“不平则鸣”的文学创作理论,他还在一系列文章中反复强调“文以载道”的主张。韩愈的文学理论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送孟东野序》是韩愈在贞元十九年(803年)为监察御史上,对将归的孟郊所作的送别赠序。韩愈以“不平则鸣”来安慰怀才不遇的孟郊,但他的“不平则鸣”学说有着深远的文学理论上的意义。关于《送孟东野序》题解作品解读《送孟东野序》的文章特色本文脉理清晰,论点的提出,都是由物及人,以推理的方式展开论述。本文既是送别孟东野的赠言,也是韩愈宣传其复古主张的又一重要宣言。分析布局独到脉理清晰特色《送孟东野序》文章特色起笔: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举音乐天时为例举历代“善鸣者”举例推知人的言语也往往出于不平之气说明事物常“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由此推及人,“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指出他们都是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不平现实所造就的特殊人物。句式变化布局独到脉理清晰特色《送孟东野序》文章特色物不平则鸣(比兴手法)人不平则鸣布局谋篇独到文章波澜起伏使用曲笔反语,句式错综变化。句式变化对韩愈理论的再认识不平则鸣韩愈(理论)(方法)在当今提倡国学,弘扬优秀传统的文化氛围中,对韩愈的理论需要作一些重新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把他思想的精髓发扬光大。文以载道戏剧选读古代文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