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通督醒神灸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通督醒神灸法的技术名称、技术来源、技术要素、适应症、禁忌症、技术操作步骤
和要求、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安全性和疗效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通督醒神灸法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治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46腧穴名称与定位
GB/T21709.1-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一部分艾灸
3术语和定义
3.1通督醒神灸法
通督醒神灸法是针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一种中医康复技术。选取神庭、百会、神道、风府、心
俞,施以艾条温和灸,具有振奋阳气、疏通经络、健脑补髓、醒脑开窍、安神定志之效,适用于脑卒
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尤其是肾精亏虚型的患者。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其他康复技术和功能训练使
用。
4技术来源
通督醒神灸法来源于古今文献,并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优化穴位配伍而成。
5技术要素
5.1艾灸得气
5.1.1艾灸得气需要适宜的施灸温度
艾灸条对准主穴神庭、百会、神道、风府、心俞至局部皮肤潮红,患者自觉有温热舒适感。还根
据患者的感觉及时调节高度,随时观察局部皮肤颜色、询问患者感觉。
1
5.1.2艾灸得气需要稳定的施灸温度
激发艾灸得气需要持续稳定的灸温,本技术要求待患者有温热舒适感、局部皮肤红润后再持续灸
30分钟,以充分发挥艾灸的长时程累积效应。
6适应症
肾精亏虚型等以虚症为主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及类似病症者(中医属“呆病”、“痴呆”范畴
者)。
7禁忌症
7.1患者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
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疗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糖尿病血
糖控制欠佳者、脑出血急性期者慎用灸法。
7.2头部颅骨缺损处或开放性脑损伤部位,头部严重感染、溃疡、瘢痕者。
7.3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7.4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粘膜附近,均不得施灸。
7.5对艾灸过敏者。
8操作步骤与要求
8.1施术前准备
8.1.1器具准备
灸器、清艾条、打火机、手消毒液等。
8.1.2环境要求
要求安静、通风的环境,保持适宜的室温。
8.1.3体位选择
因患者一般年老、体弱,且有急性血管病史,常采取坐位或俯卧位,以防患者感到疲劳,同时有
利于穴位的定位。
8.1.4穴位选择与定位
神庭、百会、风府、神道(双侧)、心俞(双侧)。穴位定位符合GB/T12346的规定。
2
8.2施术方法
8.2.1点燃艾条
使用打火机点燃艾条。
8.2.2固定艾灸器
选择合适的位置固定艾灸器,将点燃的艾条段置入艾灸器,使点燃的艾条段对准相应的穴位,与
皮肤保持合适的高度,以患者有温热舒适感为度。
8.2.3灸度和灸量的控制
可观察患者局部皮肤颜色、询问患者感觉,以艾灸穴位及周边皮肤潮红且无灼痛感为度。根据患
者的病情和耐受力,选择合适的艾灸量。
8.2.4更换艾条段
艾条段燃烧完全后,用镊子移除艾灰。
可根据需要更换艾条段,连续灸足应灸的壮数。
8.3施灸后处理
艾灸结束后,应先将艾条段拿起并熄灭,用干棉球或纱布轻轻擦拭施灸部位,清理掉落的艾灰,
并作好记录。
施灸后处理还应符合GB/21709.1-2008的相关规定。
9注意事项
9.1施灸前应告知患者该技术的治疗目的及简单的操作过程,并征得患者同意。
9.2一般空腹、过饱、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施灸;一旦发生晕灸,应立即停止施灸,
及时处理。
9.3施灸过程要防止燃烧的艾灰脱落烧伤皮肤和衣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