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深圳市九上期末中考适应性考试(一模)语文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深圳市九上期末中考适应性考试(一模)语文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深圳市九上期末中考适应性考试(一模)

语文

说明:

1.答题前,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和学校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好。

2.全卷共10页,共22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3.作答单项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其答案一律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写好字(3分)

见字如面,写一笔好字,赏心悦目,让我们一起在文字中徜徉吧……

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规范、整洁。

二、寻色彩(21分)

春晚《满庭芳·国色》点燃了中国“色彩新潮流”。大美中国色,穿越千年,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雅致气韵。让我们一起漫步诗林文苑,纵览色彩之美。请按要求完成小题。

满庭芳·国色

作词梁芒

我骑良马过世间

(A)liū达市井和大川

眼中颜色翻波(B)斓

天地呈现出五官

青白黄赤黑东西中南北

五色的经纬织出山与水

千红万紫顺东风

雨过千峰泼黛浓

情深镀金风玉露

志坚胜霜雪满天

…………

(歌词节选,有改动)

1.小深在听歌记词时,有两个字没有把握写对,A处用了拼音,B处用了同音字,请你根据语境帮他写出正确的汉字。

“liū”___________“斓”改成___________

2.同学们分享了对歌词的理解,以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歌词感情基调低沉悲壮,表达了对“国色”的热爱和赞美。

B.这也是一首现代诗,完全不讲究押韵,行文自由奔放。

C.歌词中“天地呈现出五官”是用比喻手法描绘“国色”。

D.“泼”为动词,传神地写出雨洗千山、春色盎然的特点。

3.同学们由“霜雪满天”联想到了《沁园春·雪》和《行路难(其一)》,围绕“雪”展开讨论。

小深:《沁园春·雪》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由眼前所见的雪景引发了联想和想象,写出了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豪迈之情。

小圳:可是《行路难(其一)》中李白并没有见到“雪”,为什么会写“将登太行雪满山”呢?

小深:我来说下,___________。

4.小深整理了与“色彩”有关的诗句,请将素材A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素材A:

露从今夜白,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____,____,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素材B:

刈草的孩子

艾青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

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

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

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

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

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1940年

5.艾青擅长绘画,诗作色调鲜明。请结合素材B,并联系《艾青诗选》,简要分析这一特点。

6.“中国红”有着浓郁厚重的文化感,下列选项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最美不过中国红,这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是威严与庄重,是热情与希望,是团结与幸福,是革命与胜利。中国红,承载着国人对红色的深厚记忆,更是中华文化中一脉相承、绵延不绝的象征。

①故宫红墙②中国结③火焰④红星

A.②③①④ B.③②④① C.④①③② D.①③②④

7.除“中国红”外,你心中的“中国色彩”还是什么?请续写一节小诗。

什么是中国的色彩?

也许是银白

是秦岭的流云

是漠河的雾凇

是中国水墨画里的留白

也许是

___________

……

三、探建筑(36分)

在历史长河中,建筑与文学常常相互渗透,相得益彰,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8.中国古代许多诗文中就有建筑的身影,请将下列横线补充完整。

(1)三年谪宦此栖迟,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_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3)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4)远远围墙,_________________。(秦观《行香子》)

(5)_______________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6)范仲淹观岳阳楼画卷,想象到时间和景象变化的“大观”,写下“_______,_______”,令人神往。(范仲淹《岳阳楼记》)

阅读以下材料,探究“亭”在中国文化中的功用与价值。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有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有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