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食源性疾病监测我们来认识一下食源性疾病首先要明确的几个概念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食品安全事故:指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食源性疾病的三个要素?根据《食品安全法》的定义,食源性疾病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传播载体——食物;?致病因子——食品中的致病因素;?临床特征——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食源性疾病分类按照致病因素:?细菌性: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病毒性:诺如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寄生虫:吸虫、原虫、线虫、绦虫…?生物毒素:真菌毒素、贝类毒素、有毒动植物…?化学性:农兽药、重金属…?物理性:辐射食源性疾病致病因素细菌(17种)病毒(5种)原虫(5种)吸虫(6种)绦虫(3种)线虫(4种)生物毒素(7种)化学性(9种)——WHO《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和控制指南》细菌性最常见、最主要?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蜡样芽胞杆菌?大肠埃希菌(包括O157、O104)?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志贺氏菌(痢疾、菌痢)…..化学性?有机磷农药蔬菜、拌种粮食、杀虫剂或容器意外污染?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误食喂养过瘦肉精的猪肉?亚硝酸盐当做食盐误用,常发生在工地食堂?急性剧毒鼠药投毒、误用、意外污染?三聚氰胺有毒动物河豚鱼中毒青皮红肉的鱼(组胺中毒)贝类毒素中毒有毒植物发芽土豆(龙葵素)中毒桃仁(含氰甙类植物)中毒真菌及毒素霉变甘蔗(3-硝基丙酸)中毒毒蕈中毒(毒蘑菇中毒)病毒、寄生虫?病毒甲肝病毒诺如病毒?寄生虫畜肉旋毛虫猪绦(囊虫)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淡水鱼(虾)肝吸虫、淡水虾蟹肺吸虫红菱中的姜片虫食物中弓形虫食源性疾病分类(续)按照致病机制:?感染性: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中毒性:化学性、生物毒素食源性感染与食源性中毒的比较食源性感染比例食源性疾病的分类(续)按照发病形式:?暴发:因摄入相同食物而出现2例或2例以上症状相似病例的食源性疾病事件。?散发:单个病例罹患某种食源性疾病的事件,或2例及或2例以上在时间、地点的分布及病例相互之间并无关联的单个事。首先要明确的几个概念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系统和持续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等相关数据信息,并应用医学、卫生学原理和方法,对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的过程。食源性疾病监测:有计划地、连续而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及影响因素等相关信息,并及时反馈给相关的机构和人员,用于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调整和评价。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按照WHO对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分为4类:非正式监测、症候群监测、实验室监测、综合食物链监测我国以症状监测为主,基于实验室的监测刚刚起步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分类?按工作能动性分类?主动监测:根据监测工作的需要,由公共卫生人员定期到责任报告单位收集疾病报告、进行病例搜索并督促检查报告质量的监测方式或监测系统。?被动监测:由责任报告人(如医务人员)按照既定的报告规范和程序向公共卫生机构(如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常规地报告疾病数据和信息,而报告接收单位被动接受报告的监测方式或监测系统。发达国家给我们的启示—主动发现病例:医院进行症候群监测—主动发现致病因子:实验室病原学检测—主动发现病因性食品:对食品污染进行监测病例-------致病因子-------病因性食品溯源分析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食品安全隐患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分类(续)?按监测对象分类?病例监测:法定疾病的监测与报告?事件监测: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监测--评估--标准食源性疾病监测的价值各国逐渐认识到食源性疾病监测的重要性,提供健康危害的实际证据——风险评估的基础系统性的食品安全风险——从病到食品的溯源调查支持早期预警——这一点尤其重要!食源性疾病的发展趋势人流、物流的发达,促进人员流动、食品生产与销售的全球变化。食品工业的规模化发展食品生产模式的改变饮食模式的改变生鲜食品的偏爱食源性疾病不仅仅是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首要重点。食源性疾病不断增加的原因十分复杂,但都与经济快速发展有关,成因和发病形式更为复杂。案例:三聚氰胺事件(续)?2008年8月13日,三鹿集团通过调换撤出污染产品?2008年9月8日,河北省委、省政府接到石家庄市政府报告,启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预案?2008年9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派出联合调查组赶赴三鹿集团?2008年9月11日,三鹿集团召回产品?2008年9月13日,党中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