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浙江省研修教研体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当中华文明进入夏、商、周等有朝代的历史时期时,虽然经历不同朝代更替,但文明社会的核心内涵却一脉相承,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王权社会”。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夏商周,还是秦汉至元明清,都是以“王”为中心。从夏王、商王、周王这些帝王,到秦代以来高度集权的皇帝,王权都是社会统治的核心。后代会追认甚至祭祀前代帝王以求获得政权的正统性,后世都城中的历代帝王庙就说明了这一点。第二是礼乐文明或礼制社会。规范现实社会中各阶层行为、身份、仪礼等社会关系或言礼序人伦的礼制,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延续的独特统治模式,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特质。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讲礼仪、重礼节,仍然强调我国是“礼仪之邦”。第三是文字或汉字。文字是文明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载体,尤其是作为中国文字的汉字,从甲骨文开始一直传承到今天。山西陶寺遗址还发现距今4000多年的用朱砂书写的文字,这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与甲骨文属于同一体系。总之,传承几千年的汉字,是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明证和繁衍发展的记录。
(摘编自高江涛《为什么说“中华文明五千年”?》)
材料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宝藏。经过百余年的持续努力,考古工作者与其他研究者一起,在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究竟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礼仪与礼制文明的形成。特定的礼器与礼制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南贾湖遗址证实,中国早在距今9000年前时已有礼制活动。仰韶文化时期,开始出现礼器并形成相应礼制。龙山时代,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更具体系的礼制并使用成套的礼器。二里头文化时期,礼制发展更加完备,出现了体现“礼”“乐”的实物体现,礼制作为一种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自此成为中国早期文明社会秩序的主要支柱。中华文明礼制的出现,对商周的德治思想及后来儒家的敬天法祖、仁礼并举、忠孝节义等思想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礼制文明在稳定的礼器系统和完备的礼制建设中不断发展,并不断在世界范围燃亮中国礼仪之光。
文字的创制。中国象形文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甚至更早。河南贾湖遗址的龟甲刻符,提供了8000年前早期先民开始探索文字的线索。河南洪山庙、阎村遗址出土了大量故事类彩陶图案,揭示了60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存在一个“文字画”时代。山西陶寺、浙江良渚、山东丁公等遗址发现了龙山时代少量的文字资料。近年来,不少学者发现商晚期部分器物上的铭文字形与同时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字形存在明显差异,而是取象于二里头文化的礼器,表明它们的创制年代应该是在二里头时期,这为夏代已进入文字时代提供了重要佐证。从龙山时代、二里头文化到二里岗文化,再到殷墟,可以看出早期中国文字连贯有序的演进序列:夏代的文字在商朝早期延续下来,并在商朝后期得到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象形文字传统。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字,对亚洲国家的文字、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丝绸和粟作农业的发明与传播。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丝绸是中国的重大发明,也是世界人民眼中古老东方文明的一个表征。在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腹地不断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丝织品,这表明中国先民早在5000多年前已开始育蚕制丝。同时,仰韶文化的丝绸工艺还传播到周边,甚至影响到长江下游等地区。粟黍农作最早驯化后,在仰韶文化时期迅速传播至整个黄河流域。此后,在距今5000年左右,粟作农业向西传播至河西走廊、新疆和中亚等地。与此同时,西亚起源的小麦、大麦经河西走廊传播到黄河流域。西渐的粟黍作物和东传的麦类作物对河西走廊及其邻近地区人类的生业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史前时代东西方交流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论是礼制的定型、文字的创制,还是丝绸和粟作农业的发明与传播,都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历史脉络以及史前文化交流与沟通的关键线索与代表物证。在这一过程中,村落渐为邦国,线条终成文字,祭祀催生礼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连绵不断、兼收并蓄的特质和格局逐步确立,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基石就此筑牢。
(摘编自袁广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入夏商周等有朝代的历史时期后,虽然朝代在更替变化,但中华文明的核心内涵却前后继承,未曾改变。
B.中华文明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蕴含着推动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力量,对全世界华人也起着精神纽带的作用。
C.礼制不仅支撑着中国早期文明社会的秩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初中作文常考题目:关于“阳光”类满分作文5篇(涵盖成长、校园、亲情、故乡、旅途).docx
- 2024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选择性必修上、中册)名篇名句默写汇编.docx
-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日常真题训练:语言文字应用篇.docx
-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之二元思辨作文——开头、论证、结尾段落.docx
-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内文章阅读(《孙权劝学》).docx
- 北京市丰台区2024届高三语文期末议论文标杆文——“他塑与自塑”.docx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湖南省郴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docx
- 【图文解读】《城镇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标准》解读.pptx
- 北京市商务局:投资北京·北京外商投资指南(2024-2025).pdf
- 香橙会研究院: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pdf
- 2025中国零售渠道演变趋势-Nielsen.pdf
- 《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解读报告.pdf
- (英)日本的新消费者:日本宏观遇见微观-摩根士丹利.pdf
- AI动态汇总:谷歌发布智能体白皮书,Manus全面开放注册.pdf
- Mazars中审众环:2024年资产管理行业分析报告-私募基金篇.pdf
- 2024年全球资产所有者100强报告-ThinkingAheadInstitute.pdf
- 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研究报告(2024)精华版.pdf
最近下载
- (人教2024版)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新教材) .pdf VIP
- QB_T 8039-2024《口腔清洁护理用品 牙膏用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pdf VIP
- Python实战教程(微课版).pptx VIP
- 江西省抚州市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doc VIP
- 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知识竞赛测试题库(6篇集合) .pdf VIP
- 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精讲课件).pptx VIP
- 2024年内蒙古兴安盟中考地理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
- 项目建设廉洁自律警示教育.pptx VIP
- 2024南充市仪陇县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汽车机械基础》汽修高考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