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考点六文言文阅读之课外阅读
(2023·广东茂名·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
(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蹴尔而与之()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乙】
《春秋》之所治①,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故仁之为言人也②,义之为言我也,言名以别矣③。仁之于人,义之于我者,不可不察也。众人不察,乃反以仁自裕④,而以义设⑤人,诡其处而逆其理⑥,鲜不乱矣。是故人莫欲乱而大抵常乱以暗于人我之分而不省仁义之所在也。仁之法⑦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义;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
(摘编自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注释:①治:研究。②该句大意:“仁”说的是如何对待他人。③该句大意:命名不同就是为了区别仁和义。④裕:这里是宽待的意思。⑤设:这里指要求。⑥该句大意:混淆了二者的关系,违背了这一道理。⑦法:标准。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鲜不乱矣()??????????
(2)弗予为义()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是故人莫欲乱而大抵常乱以暗于人我之分而不省仁义之所在也。
5.古人在论证观点时常从反面着笔,如《诫子书》中“非宁静无以致远”就从反面强调了静的重要性。【甲】文和【乙】文也有类似的写法,请结合【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简要分析。
(2023·广东河源·统考一模)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臣自颍移扬,过濠、寿、楚、泗等州,所至麻麦如云。臣每屏去吏卒,亲入村落。访问父老,皆有忧色,云:“丰年不如凶年。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若丰年举催积欠,胥徒在门,枷棒在身,则人户求死不得”言讫泪下,臣亦不觉流涕。又所至城邑,多有流民……
臣闻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水旱杀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臣窃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
(节选自《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夫君子之行 B.何夜无月/百姓何由安生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寻病终 D.水中藻、荇交横/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
9.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请你结合甲、乙两文写出对“乐天派”和“黎民百姓的好朋友”的理解。
(2023·广东东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英语必考单词 知识点讲解(1391-1430词讲义).docx
- 中考英语必考单词 知识点讲解(1511-1540词讲义).docx
- 中考英语必考单词 知识点讲解(1541-1578词讲义完结).docx
-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广东专用)考点二 诗词曲阅读(模拟精练)(解析版).docx
-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广东专用)考点二 诗词曲阅读(模拟精练)(原卷版).docx
-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广东专用)考点二 诗词曲阅读(重难讲义)(原卷版).docx
-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广东专用)考点六 文言文阅读(重难讲义)(原卷版).docx
-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广东专用)考点六 文言文阅读之对比阅读(模拟精练)(解析版).docx
-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广东专用)考点六 文言文阅读之课内阅读(模拟精练)(解析版).docx
-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广东专用)考点六 文言文阅读之课内阅读(模拟精练)(原卷版).docx
-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广东专用)考点六 文言文阅读之课外阅读(模拟精练)(解析版).docx
-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广东专用)考点六 文言文阅读之课外阅读(模拟精练)(原卷版).docx
-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广东专用)考点三 语段综合(含字音、字形、词语、病句)(模拟精练)(解析版).docx
-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广东专用)考点三 语段综合(含字音、字形、词语、病句)(模拟精练)(原卷版).docx
-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广东专用)考点三 语段综合(含字音、字形、词语、病句)(重难讲义)(解析版).docx
-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广东专用)考点三 语段综合(含字音、字形、词语、病句)(重难讲义)(原卷版).docx
-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广东专用)考点五 名著阅读(模拟精练)(原卷版).docx
-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广东专用)考点一 古诗文默写(模拟精练)(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