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解析)(初中语文-非专辑).docxVIP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解析)(初中语文-非专辑).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题

一、课内为对比阅读

(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文言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雠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求益:求得长进。②凌忽:凌,欺侮;忽,轻视。③同列:同辈。④疾之:怨恨他。⑤鸱枭(chīxiāo):古人认为这是两种恶鸟。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孙叔敖举于海(举:被举用,被选拔)

B.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劳:劳动)

C.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D.凌忽长者,轻慢同列(慢:怠慢)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

A.恶之如鸱枭

B.辍耕之垄上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醉翁之意不在酒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孟子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B.(甲)文中,孟子通过历史人物的事例阐述了人才要在逆境中造就的道理。

C.(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没有法家拂士,没有敌国外患,国家就兴盛了。

D.(乙)文中,作者批评了那些有一点学问就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求学者。

4.对(乙)文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

B.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没有学问。

C.既然自己把学问给损害了,还不如没有学问。

D.既然这样用学习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

【答案】

1.B

2.D

3.C

4.B

【分析】

乙参考译文:学者是要求有所进益的。看到有的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欺凌长者,看不起同事,使人家把他痛恨得像仇敌,厌恶得像鸱枭。像这样以学而使自己受损,还不如不学习。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B项错误,劳:使……劳累。

2.本题考查学生对虚词用法的把握。D句和例句“之”都是助词,“的”的意思;A代词,他;B动词,到;C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ABD三项正确。C项错误,“兴盛”改为“灭亡”。

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如此”:像这样,据此可排除C、D两项。“以”:因为,两个“学”都译为学问。故选B。

(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对比阅读

(甲)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卖蒜老叟

清·袁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①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选自《子不语》)

(注)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叩石垦壤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B.年且九十

文档评论(0)

zhyxk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