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PAGE1/NUMPAGES1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59()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59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被发掘,除了出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残破的榫卯木结构外,我们很少在其他遗址上出现类似的榫卯技术。这使一些人怀疑那是一个孤例,而鸡叫城遗址出土的这些榫卯结构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在世界建筑史上,中国人有一项技术是_____①____的,那就是不用一颗钉子,就能使两个分离的木质物件紧密咬合的技术一榫卯技术。什么是榫卯技术呢?这是一种用特定结构形式实现木与木相连接的技术,其中凸出部分为“榫”,又叫“榫头”,凹进部分为“卯”,也叫“卯眼”。这种技术无需一颗铁钉,更不用胶水,就可以使凹凸部分_____②_____。
中国人掌握榫卯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据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中国人早在7000年之前就已经掌握了榫卯技术,这里出土的许多建筑木构件上凿卯带榫,尤其是发明使用了燕尾榫、带销钉孔的榫和企口板,是_____③_____发现的最早的榫卯结构。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请结合材料,为中国建筑的榫卯技术下一个合适的定义。要求:字数不超过55个字。(4分)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①________?喝粥还是喝牛奶?有学者认为,早餐不能喝粥,要喝牛奶。早餐作为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一顿饭,其作用绝不仅仅是“填饱肚子”。《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中建议,早餐应提供全天25%-30%的能量。粥里缺乏优质蛋白和植物中的维生素,让孩子喝一大碗粥,肚子就没有空间再装下鸡蛋、蔬菜、牛奶、肉类了。②________,多留点空间吃肉、蛋、奶、蔬菜这些营养更丰富的食物。
一份合格的早餐应该是这样的:1.富含蛋白质,“充足的牛奶和鸡蛋”,这类食物富含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日常早餐可以是一个鸡蛋,200-250L牛奶;2.富含碳水化合物,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食,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其实碳水化合物种类很多,如包子、面条、红薯等,日常注意粗粮和细粮相结合,主食控制在80-100g;3.有新鲜蔬果,③________,蔬菜水果不仅能为机体提供维生素,还可提供膳食纤维和矿物质。新鲜蔬果至少二选一,摄入150-200g比较适宜。
清晨,一顿富含营养而味道清淡的早餐,是你我健康的选择。
4.下列句子中的“我”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在这件事上,你我都没有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B.在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我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
C.进入高三以来,我们班已形成一股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D.南极变暖,全球生态问题日趋严峻,环境保护是你我的责任。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
东望
赵嘏
楚江横在草堂前,杨柳洲西载酒船。
两见梨花归不得,每逢寒食一潸然。
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绿含风月满川。
同郡故人攀桂尽,把诗吟向泬寥天。
解释:赵嘏:楚州山阳(今江苏淮阴市)人,唐文宗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落第,滞留长安。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楚江”“草堂”“洲”“船”皆是想象中的故园风景物事。
B.“两见梨花”即在长安见梨花两次开放,暗示离家已经两年。
C.此诗写于寒食节,颈联中的“微绿”正是早春山川草木萌发之景。
D.尾联写出了同郡故人中第后拿着自己的诗作望空吟诵的欣喜之情。
7、《唐才子传》说赵嘏为人“豪迈爽达”,有人认为这首诗不能体现他“豪迈爽达”的性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阐述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门外大榆树
郭华
我记事起,老家门外就有棵大榆树,足足有三层房那么高。虽然农村的树木一般没人用心修剪,但它的树形却正像一把巨大的雨伞,撑出好大一片荫凉。除去特别寒冷的冬日,大部分日子,我常在树下玩耍,在树下读书。村子里有许多榆树,但是长得这么高大、这么漂亮,以它为先。
我家院子在村口,每次从村子外面回来,没看到老家的房子,先看到大榆树。虽然它不像迎客松那样伸着臂膀,但它让我知道到家了。春天,一串一串的榆钱迎风摇曳,那嫩黄嫩黄的颜色,让人看上去觉得心里酥酥的痒痒的,半个村子的人都来采榆钱。我家门外的空地和大榆树归一位堂兄家所有。堂兄和我关系极好,每年春天都让我第一个上树采榆钱。
榆树的生命力强。头一年随风飘落的榆钱,第二年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