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教案(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PAGE133

PAGE133

PAGE1

PAGE1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课时分配表

章序

课程内容

课时

备注

1

绪论

1

2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2

3

中国传统美德

2

4

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2

5

语言文字

3

6

文学典籍

3

7

书法绘画

2

8

乐舞戏曲

3

9

中医养生

2

10

中华武术

2

11

建筑园林

3

12

衣冠服饰

2

13

节日民俗

2

14

美食名饮

3

合计

32

第一章

课题

第一章绪论

课时

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2.掌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

能力目标:

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设计

教学导入:学科介绍、学期课堂要求、考核标准、绪论导入10分钟

教学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15分钟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15分钟

教学小结:根据剩余时间,回顾所学知识,做练习,学生自由提问等。5分钟

基本流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向来对中华传统节日和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和独特作用,赋予时代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那么,你知道中国传统文化都包含哪些内容吗?”

挑选1-2名学生回答,并给予评价。

【教师总结】伟大的民族必然有伟大的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以伟阔宏大、精深神奇的文化著称于世。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一座宏伟的殿堂,许多人以毕生精力都难以穷尽其底蕴。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2.新课讲授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

【课堂互动】观看视频《一分钟了解传统文化》。

通过观看视频,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概念,引出课文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具体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礼仪制度、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文物典籍等。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继往开来,开创美好明天的坚实基础。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课堂互动】观看视频《中华传统文化类型》。

观看视频后,请同学说一说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类型。

依据地理环境

按照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河谷型、草原型、山岳型、海洋型。中国传统文化以河谷型为主。

河谷型的突出特点是内聚力和容纳性强,草原型的流动性和外向性比较明显,山岳型的封闭性和排他性较为突出,海洋型则以开放性和冒险性为主。

依据生产方式

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农业文化、工商文化、游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农业文化为主。

依据哲学思想

按照哲学思想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由多家思想共同构成,但儒家思想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课堂互动】出示不同文化类型的图片,加深学生印象。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重点讲解)

崇尚统一,追求稳定

秦朝的大统一后,特别是汉代董仲舒对“大一统”观念的理论阐述,统一便逐渐转化为民族文化深层结构的社会心理,形成了我们民族的独特政治思维定势,即以江山统一为乐,以社稷分裂为忧,是中华民族天经地义和永志不移的政治价值取向。

伦理至上,群体至上

在中国封建社会,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家庭、邦国内部的父子、长幼、上下、尊卑的人伦关系上,对人伦关系的重视远远超过对宇宙、自然及生产技术的探索,重伦理、轻自然的特点非常显著。

同时中国古代也十分强调群体至上原则,在两千多年里一直延续着“家族本位”传统。

尊老尚古,贵中尚和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老者便是智慧与经验的化身,所以要“尊老尚古”,以孝为本。

“中”,即不偏不倚,既不要不够也不要过头,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中庸”。“和”,即和气、和睦、和平、和谐。中国人一贯追求群体和谐、社会和谐、天人和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之美在传统思想中被看做是一种最高境界。

【课堂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与此处的‘和谐’有何异同?”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挑选代表进行回答,教师总结。

兼容并包,丰富多彩

中国人历来认为只有包容、兼容,吸纳不同的意见,汇集不同的声音,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少内容来源于周边各少数民族或世界各地,正是由于这种不断地吸纳和兼收,中国传统文化才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

【课堂提问】“在古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