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针灸学教学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REPORTING2023WORKSUMMARY灸法--针灸学灸法基本概念与原理常用灸法操作技巧针灸穴位选择与配伍原则常见病症针灸治疗方案举例针灸治疗注意事项及安全防范措施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目录CATALOGUEPART01灸法基本概念与原理灸法定义及作用机制灸法定义作用机制灸法是指利用温热刺激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灸法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温热刺激、光辐射效应、艾灸的药理作用以及经络腧穴的特异作用等方面。温热刺激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等;光辐射效应则能够产生红外线等辐射波,对人体产生深层次的热效应;艾灸的药理作用则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具有抗菌、抗炎、镇痛等作用;经络腧穴的特异作用则是灸法发挥疗效的重要基础。针灸学在医学领域地位历史地位针灸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古代,针灸就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代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针灸学逐渐与世界医学相融合,成为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临床疗效的医学学科。针灸在镇痛、神经系统疾病、妇科疾病、脊柱相关疾病等领域具有显著疗效,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和接受。国际影响针灸学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的一部分,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接纳和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承认针灸对多种疾病具有确切疗效,并制定了相应的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灸法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灸法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风寒湿痹、肌肉酸楚、关节疼痛、脏腑虚寒、胃脘冷痛、泄泻转筋、骨节酸痛、腰酸疼痛、月经不调、宫寒畏冷等。此外,灸法还可用于防病保健,如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禁忌症虽然灸法具有广泛的适应症,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接受灸法治疗。如高热、昏迷、抽搐、极度衰竭等患者不宜使用灸法;皮肤破损、溃疡、瘢痕等部位也不宜直接施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此外,过饱、过饥、醉酒、大渴等情况下也不宜立即进行灸法治疗。PART02常用灸法操作技巧艾条灸悬起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通过调整距离控制温度,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实按灸将艾条点燃后,隔布或棉纸数层,紧按在穴位上施灸,使热气透入皮肉,待火灭热减后,再重新点燃按灸。隔物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温针灸针上加灸先针刺得气后,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针柄加灸将针刺入穴位后,把一段长约2厘米的艾条插在针柄上,或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其他特色灸法雷火灸以经络学说为原理,现代医学为依据,采用纯中药配方,通过燃烧时产生的热力、红外线幅射力和药化因子、物理因子通过脉络和腧穴的循经感传共同达到温通经脉、调节脏腑阴阳平衡的功效。热敏灸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天灸又称发泡疗法,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指对某些刺激性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皮肤充血、潮红,甚至起泡,就如灸疮,故名为天灸。PART03针灸穴位选择与配伍原则穴位分类及功能特点010203经穴奇穴阿是穴分布在十四经脉上,具有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未列入十四经脉系统,但具有明确的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无固定位置和名称。主穴、配穴选用依据配穴选穴原则主穴针对主要病症或病因选取的穴位,是治疗的核心。根据兼症或辨证分型选取的穴位,协助主穴加强治疗作用。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对症选穴。穴位配伍禁忌和注意事项禁忌灸法禁忌孕妇禁针合谷、三阴交等穴位;禁灸石门、脑户等穴位。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禁用灸法;颜面部、大血管处和孕妇腰骶部不宜施灸;防止烫伤和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注意事项避免在血管、神经干等部位针刺;防止刺伤内脏;注意消毒,防止感染;根据病情和体质选择适当的刺激强度和留针时间。PART04常见病症针灸治疗方案举例感冒发热取穴原则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为主,常用穴位包括大椎、风池、合谷、曲池等。症状分析感冒发热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所致,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等症状。针灸方法采用毫针刺法,以泻法为主,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

文档评论(0)

微传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唐山市微传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281MA0DTHX11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