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4
一、选择题(共25题,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该
选项在答题卡中正在答题下中正确填涂。
1.(1分)“在长期的劳动中,人类逐渐学会如何说话、制作工具和使用火,从而进化成了
‘人’。”这里的“进化”应发生在()
A.旧石器时代B.河姆渡文化时期
C.半坡文化时期D.尧舜禹时代
2.(1分)遗址能为已经消逝的文明或者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北京
人遗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见证是,北京人已经()
A.定居生活B.饲养家畜C.学会用火D.种植粮食
3.(1分)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
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B.生活方式的转变
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
4.(1分)在河南东南部的淮河上游,有一处距今8000多年的舞阳贾湖遗址,那里出土了
炭化稻粒和家猪骨骼。这证实贾湖居民()
A.已经学会保存火种B.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C.过着原始农耕生活D.会制作简单乐器骨哨
5.(1分)陶器是原始农业的标志性器物之一,如图所示是1973年出土的猪纹陶钵(陶器),
它是一件盛食器,这类盛食器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使用这个陶器的原始居民
应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
6.(1分)“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
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B.涿鹿之战C.城濮之战D.巨鹿之战
7.(1分)作家冯安泽在《老绎风的传说》一书中用充足的证据说明尧,舜、禹是中华文明
的先驱,对他们先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进行了较为严谨客观的归纳与评价。该方
第1页(共17页)
式是()
A.战争B.世袭C.禅让D.选举
8.(1分)《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明的崛起》一书中写道,“早在西周王朝建立前数百年,
最早的中国已经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书中“最早的中国”指的是()
A.夏朝B.商朗C.西周D.东周
9.(1分)“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器物、
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反映出了分
封制()
A.散播了封建意识的种子
B.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C.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D.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10.(1分)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现
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A.磨制石器B.青铜铸造C.彩色陶器D.瓷器烧制
11.(1分)从如图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中能够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青铜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B.青铜器类型和数量有等级要求
C.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完全成熟
D.当时青铜器的主要功能是食器
12.(1分)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
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B.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
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