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正如历史研究可以有很多视角一样,文学史研究也可以有多种视角。研究视角的择定,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对象的客观性质,一是研究者对对象性质的判定。也就是说,只有对象具备此种性质,且此种性质已被研究者发现,这一研究视角才会确立。如果对象本来不具备此种性质,或研究者对对象的此种性质尚无认识,是不可能出现此种研究视角的。
古典诗文曾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主体,抒情(包括理性成分虽重但不乏情感色彩的议论感慨)曾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从抒情视角来研究和阐释古典诗文曾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主要角度,这毫不奇怪。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被认识得较早较深,被阐述和弘扬得也较为充分。“中国是一个诗国”的说法,我们耳熟能详;“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悠久而丰厚”这个说法顺理成章而来,含义与之亦相通。而与抒情传统被阐论得相当充分相比,中国文学有无叙事传统,如何认识、描述和分析这个传统却是至今尚未获得满意回答的问题。
前人也不是完全没有注意到中国历代文学的叙事问题,也曾有过不少论述,某些史论著作中有所提及。可惜中国尽管自古史学发达,但史著的叙事并不常在,更不都在文学研究的视野之中。比较突出的是,到了长篇小说和戏曲发达的明清时代,有些学者和评点家创造出一套关于小说和戏曲批评方法和关于描写技巧的名词概念,如正叙、倒叙、补叙及草蛇灰线、横云断山之类,其中不乏精彩之见,但总的说来,尚缺少体系性,理论化程度较低,与对抒情传统的阐论相比,还是显得薄弱而肤浅。我们的古人创建了系统而精深的抒情诗学,但没能建设起堪与比美的叙事学。
在叙事学的实践和理论方面,西方人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受到哲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刺激和促进,文学(小说)叙事学于20世纪60年代在法国诞生,很快风靡欧美文学批评与学术界,美国后来居上,至今已成为其新的重镇。据我国叙事学者的研究,叙事学经历了它的草创期,完成并度过了它的经典期,现在已进入后经典(或称后现代)阶段,发生了引人注目且意义重大的“叙述转向”,正在向新的广度和深度迈进。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日,这一国际学术潮流不能不影响到我们,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于是,我们憬悟:真应该很好地发掘和阐明中国文学悠久而丰富多彩的叙事传统,这个传统沉埋不彰得太久了!此外,我们需要十分清醒:必须充分注意中国文学的独特性。叙事学理论是操作的工具,我们研究的对象则是中国文学。既然那工具有用、好用,我们当然要拿来,但又需时时不忘对象的独特性。如果碰到工具不适用的情况,只能改造工具,而不是改变对象以适应工具。
由上所述可知,视角的建立绝非随心所欲之事,而需具备主客观两方面的必要条件。然而,一种视角一旦建立,也就能使掌握它的人们获得前所未有的新的视域,就像多打开了一扇窗户,多拥有了一副望远镜或显微镜。当我们自觉地用叙事视角去重读古代文学作品,重审中国文学史时,的确会有不少新的发现,而这些发现的汇总,就是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一个足堪与抒情传统并列共存并相互辉映的文学传统。
(摘编自董乃斌《中国文学叙事传统论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视角是由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质及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性质的判定决定的。
B.前人对文学的叙事问题也有提及,但相比于中国的抒情传统,叙事传统相关问题的论述显得薄弱。
C.西方人的叙事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均优于我国,且经过草创期、经典期后,正在向更广更深处迈进。
D.作者认为丰富多彩且独特的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已经能与抒情传统共存并相互辉映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分析文学史研究视角选定的决定因素,旨在说明我国不具备建立叙事视角研究的条件。
B.文章提及明清时期小说和戏曲的相关点评,意在表明我国前人在文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表现。
C.文章第四段通过对西方叙事学现状的评述,指出我国在叙事学研究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D.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方法,使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变得浅显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抒情曾被看作中国文学主要的表现手段,古人对其认识较深,研究也较多,故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较为成熟。
B.如果我国发达的史学著作中较为注重叙事,叙事也较早进入文学研究视野之中,我国叙事学必将走在前列。
C.西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学业水平诊断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模拟练习五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上海市长宁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四川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实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一诊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诊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四川省宜宾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