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知识单元二采场顶板活动规律及其移动控制
知识点1:采场顶板活动规律教学内容采场顶板分类;顶底板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假说;老顶断裂形式和断裂步距的确定;老顶断裂后的“砌体梁”结构及其稳定性分析;老顶梁式断裂在岩体内的扰动。重点与难点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假说;直接顶的垮落;老顶的断裂形式及初次断裂步距;老顶断裂后的“砌体梁”结构及其稳定性分析
3本讲提要1.概述2.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假说3.直接顶的垮落4.老顶的断裂形式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
4定义矿山压力(简称“矿压”,有些文献中称为“地压”、“岩压”等等)。矿山压力显现(简称“矿压显现”)。矿山压力控制(简称“矿压控制”)。直接顶老顶伪顶直接底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一、概述
5采空区处理方法煤柱支撑法(又称刀柱法)a缓慢下沉法b充填法c全部垮落法d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一、概述
6适用条件及优缺点煤柱支撑法适用于容易形成大面积来压灾害的坚硬不易垮落的顶板条件,其突出的缺点是煤炭损失大,工作面搬家次数多,巷道掘进工程量大;缓慢下沉法适用于采高小、顶板塑性大的顶板;充填法适用于容易形成大面积来压灾害的坚硬不易垮落的顶板条件,或所谓“三下一上”开采条件,或厚煤层分层开采中的上行式开采条件下,该方法的突出缺点是需要在生产中配备充填系统,生产工艺复杂,开采成本高。全部垮落法则是四种采空区顶板处理方式中最常用的方法,采用全部垮落法时,随着工作面推进,回采工作空间形状变化如图所示。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一、概述
7本讲提要1.概述2.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假说3.直接顶的垮落4.老顶的断裂形式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
8定义由于采矿工程涉及到岩层内的原岩应力场以及岩体性质的复杂性,因而从一开始人们就对采场的矿山压力显现现象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这种解释是揭示矿山压力显现现象内在联系的推测或科学的概括,故称为矿山压力假说。目前假说“悬臂梁”假说“压力拱”假说“铰接岩块”假说“预成裂隙”假说二、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假说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
9提出人德国哈克(W.Hack)和吉里策尔(G.Gillitzer)于1928年提出1)压力拱假说在回采工作空间上方,由于岩层自然平衡的结果而形成了一个“压力拱”。拱的一个支撑点是在工作面前方煤体内,形成拱脚a,而另一个支撑在采空区内已垮落的矸石上或采空区的充填体上,形成拱脚b。这样就形成了前拱脚与后拱脚(如图)。内容回采工作面压力拱假说二、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假说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
10提出人德国的施托克(K.Stoke)于1916年提出2)悬臂梁假说工作面和采空区上方的顶板可视为梁,它一端固定于岩体内,另一端则处于悬臂状态。内容后得到英国弗里德(I.Friend)、前苏联的格尔曼等的支持此假说可以解释工作面靠近煤帮处顶板下沉量最小,支架载荷也小,而距离煤壁越远则两者大的现象。同时也可以解释工作面前方出现支承压力和工作面出现周期来压现象。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对上覆岩层共同作用考虑不足;二是对老顶在工作面前方断裂无法解释。二、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假说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
11提出人比利时学者A.拉巴斯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3)预成裂隙假说由于开采的影响,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的连续性遭到破坏,从而成为非连续体,在回采工作面周围存在着应力降低区、应力增高区和采动影响区。内容矿山压力预成裂隙假说123456789101112ISESVⅡⅢ该假说突出贡献是采用非连续介质理论,说明了岩层的稳定、下沉、离层和垮落等现象。同时提出了提高支架初撑力和工作阻力的必要性。假说不足之处有三:一是对于坚硬或松软岩层不可能形成预应力梁;二是对采场周期来压现象未做解释;三是支架阻力多大合理未做说明。二、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假说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
12提出人原苏联学者Γ.H.库兹佐夫于1950~1954年期间提出4)铰接岩块假说若直接顶岩层分层厚度hm(m为采高),则在采空区形成冒落带。内容顶板岩层呈铰接岩块假说给定载荷状态给定变形状态m不规则冒落带规则冒落带裂隙带三铰拱结构m不规则冒落带规则冒落带裂隙带二、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假说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
13我国学者在总结铰接岩块假说和预成裂隙假说的基础上,以及在大量生产实践及对岩层内部移动进行现场观测的基础上,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了岩体结构的“砌体梁”力学模型。5)我国学者在岩体结构力学模型上的发展(1)上覆岩层的岩体结构的骨架是覆岩中的坚硬岩层,可将上覆岩层划分为若干分组,每组以坚硬岩层为底层,其上部的软弱岩层可视为直接作用于骨架上的载荷,同时也是更上层坚硬岩层与下部骨架联结的垫层;特征(2)随着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快乐学习测试卷(含答案) (1).doc VIP
-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5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大学物理学活页作业》(赵近芳)参考答案.pdf VIP
- GIS微水密度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pdf VIP
- 《前庭神经元炎性眩晕》课件.ppt VIP
- 《机械设计》第4章 机械系统连接零部件的设计-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 2025年中国轨道玩具火车市场数据调查、监测研究报告.docx
- 解读《GB_T 18314-2024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量规范》全面解读.docx VIP
- 初中物理作图题专题练习.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