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官方答案及逐题解析).docx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官方答案及逐题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附原卷扫描版准考证号姓名

后附原卷扫描版

机密★启用前

江西省南昌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卷

说明:1.本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chéng)现出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要问这些突出的特性是怎么产生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读书重学的传统。泱泱中华,一直以一个读书大国()学习强国的姿态挺立于世界文明最前列。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chéng)(2)姿

2.(1分)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在当今信息时代,使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阅读是人了解社会的重要方式,也是人认识社会和自然界的重要方式。阅读好书就像跟历代名贤圣哲促膝长谈,他们高尚的节操会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大量阅读是自我的必由之路。

3.(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频率更新越来越快。

B.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C.当今信息时代,更新的知识频率越来越快。

D.当今信息时代,产生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4.(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完善B.完美C.改善D.改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题。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语言文字的错误看起来无伤大雅,实际上既关系到民族语文的纯正性、规范性和严肃性,又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不能马虎。。唐代苦吟派诗人贾岛和韩愈“推敲”用字的故事、吕不韦“悬书城头改一字赏千金”的典故,等等,无不启示我们,对语言文字应该保持应有的敬畏和认真。

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方面我们要高度重视B.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

C.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D.今人在这方面不如古人

6.(2分)某班开展《三顾茅庐》课本剧表演活动。下列有关人物的台词及舞台说明节选自同学改写的剧本,其中背离原作内容的一项是

A.关羽(有些不满地)兄长已两次登门拜访,礼数太过。我想他是有名无实,不敢相见。

B.张飞(小声)不用哥哥去,我去请诸葛先生来。

C.诸葛亮(指着地图)将军想成就霸业,可先取荆州,后取西川,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D.刘备(离席站立,拱手)听先生一席话,茅塞顿开,如拨开云雾见青天。

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6页)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7~8题。(4分)

新笋朱松咏新荷蔡楠

春风吹起箨龙①儿,戢戢②满山人未知。朱阑桥下水平池④,四面无风柳自垂。

急唤苍头③斫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疑似水仙⑤吟意⑥懒,碧罗笺⑦卷未题诗。

[注]①箨(tuò)龙:竹笋的别名。②戢戢(jí):象声词。风吹竹笋声。③苍头:仆人。④水平池:水与池面相平。⑤水仙:水中女神。⑥吟意:吟诗的兴趣。⑦罗:丝织品。笺:精美的纸张,供题诗、写信等用。

7.(2分)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笋》前两句写出了竹笋在春风中迅速成长的景象。

B.《新笋》后两句想象仆人冒雨砍笋的情景,流露出担忧之情。

C.《咏新荷》前两句写新荷的生长环境,后两句写新荷的特点。

D.《咏新荷》末句把尚未舒展的荷叶,比作卷着的空白绿色罗笺,极富想象力。

8.(2分)从内容或写作技巧的角度,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共同点。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10分)

为学者如山阴王雪湖①之画梅焉,斯②可矣。雪湖画梅,闭门端坐,内求诸己,久之能出梅之神情风韵于五指间。曾画一株在倪中丞③厅壁,期年之后,墨气尚浮,游蜂飞蝶往来采食,华蕊皆尽。若是其神也!

吾友龙仲房闻雪湖有《梅谱》,游湖涉越④而求之,至则雪湖死已久矣。

………

仲房丧志归家,岁云⑤暮矣。闷坐中庭,值庭梅初放,雪月交映,梅影在地,幽特构崛⑥,清古简傲,横斜倒侧之态宛然如画。坐卧其下,忽跃起大呼,伸纸振笔,一挥数轴,曰:“得之矣!”于是仲房之梅遂冠江右,尝谓予曰:“吾学画梅二十年矣,向者贸贸⑦焉远而

文档评论(0)

藏珠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