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pdfVIP

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考古发现,在浙江的反山、瑶山、汇观山等良渚文化遗址墓地,大都建

有大型墓台,具有宽大的墓穴,随葬大批制作精美的玉礼器。在徐步桥、千

金角、平邱墩、吴家埠、庙前等良渚文化遗址的墓地中,墓穴狭小,随葬的

只是简陋的陶器及小件的装饰用玉饰件。这些遗存可印证,良渚文化时期

()

A.中原文化得到扩展B.阶级分化较为明显

C.神灵崇拜开始兴起D.贵族等级秩序确立

2.近年来,湖北西部地区发掘出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铁器情况如表

所示。据此推论正确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湖北西部地区()

年代地点器物

春秋时期湖北秭归柳林溪遗址两件铁锸

战国时期湖北宜昌朱其沱遗址一件铁镭

战国时期湖北宜昌朱家台遗址一批铁器,主要为农具

春秋时期湖北宜昌上磨垴遗址一批铁器,有镭、锋、刀等

二十余件铁器,有锸、斧、锋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秭归张家坪遗址

A.大土地所有制瓦解B.冶铁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

C.生产方式经历变革D.私营冶铸业获得快速发展

3.秦汉时期,户籍相伍制度被推广到全国。当时户籍的具体制作层级在乡,

乡承担户籍管理责任,据此征发赋税、徭役,并对人员流动进行掌控。据此

可知,秦汉户籍相伍制度的推行()

A.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B.实现了对流民的管控

C.加强了社会基层管理D.推动了地方自治发展

4.王逸,东汉宜城(今属湖北襄阳)人,在为《楚辞》作注时将“稻”摆在

“五谷”中的第一位;郑玄,东汉高密(今山东高密)人,在为《周礼·职方

氏》作注时,将“稻”放在末位。可见,两位学者()

A.都肯定先秦经济成就B.存在农业观念的冲突

试卷第1页,共6页

C.都关注粮食生产状况D.均注重结合生活经验

5.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传撰修淡化了春秋笔法(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而逐渐通过一些细微小事的铺叙来描写家族人物事迹,宣扬祖先容止风度,

弘扬先祖德行功业,且选材鲜活,语言生动,人物形象丰满。这反映出当时

()

A.文学世俗化的趋势B.士族注重扩大家族影响力

C.儒学地位受到冲击D.史学研究注重记忆的传承

6.隋朝不仅实行“大索貌阅法”,即依据年龄和体态相貌核查户口,还实施

了“输籍之法”,以划分户等并制定纳税标准。这些做法()

A.阻碍了小农经济有序发展B.加剧了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

C.旨在控制人口并稳定财政D.反映了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

7.给事中在唐朝门下省负责审读奏章、驳封制敕、听讼断狱

文档评论(0)

132****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初中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