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逐回导读情节梳理 详解(共120回).docx

《红楼梦》逐回导读情节梳理 详解(共120回).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

《红楼梦》逐回导读第1回——第120回

第1回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情节梳理:介绍写作目的——叙述本书的来历——甄士隐做梦——甄士隐资助贾雨村科考——甄士隐女儿丢失——甄家败落——甄士隐出家。

写作目的在第一段。

点明写此书是为了怀念当日遇到的一些女子,为“使闺阁昭传”,因为她们的“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一个个胜过“堂堂须眉”。

从第二段开始到“满纸荒唐言”一诗结束,是介绍本书的来历。

一块灵石,被带到人间的富贵之家经历了一遭,回来之后,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书,叫《石头记》。空空道人见到了,把《石头记》抄了下来,带到了人间。后来,经过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了《红楼梦》。这是作者魔幻的手法,其实,《红楼梦》的作者就是曹雪芹。

以下是《红楼梦》的正文。

苏州望族甄家。

甄士隐午睡做梦:1.遇到一僧一道,见他们手里拿着一块灵石。这和前文“一僧一道”以及“灵石”形成了照应。这块“灵石”,就是贾宝玉出生时嘴里含的那块玉石,也就是本书故事的亲历者。也可以说,贾宝玉就是这块灵石的化身。2.听这一僧一道谈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之间受恩报恩的神话故事,暗示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恩怨。3.见到“太虚幻境”。这是贯穿全书的暗线,是与现实中的大观园对应的仙境。

甄士隐梦醒,抱幼女上街,见一僧一道,僧道预示:女儿命苦和家败。

穷书生贾雨村要上京赶考,因贫困而滞留在甄家隔壁的葫芦庙里。甄士隐宴请贾雨村,资助贾雨村上京考试。这里,甄士隐的善良慷慨与后文贾雨村做官之后,不救恩人之女形成了照应和对比。

甄士隐独生女英莲丢失,被拐子偷走,甄士隐夫妇崩溃;葫芦庙失火,甄家也连带被焚毁,甄家彻底败落。

甄士隐见一道人唱《好了歌》,醒悟,解释《好了歌》。这段解释就是全书的大主题。

甄士隐跟着道人出家,甄夫人痛心,派人找,未果。

注意第一回中的这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和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作者在暗示读者:小说虽是虚构,但有作者生活的影子;既有艺术加工,也有生活的真实;作者是饱含感情写成的,只有用心阅读,才能理解。

第2回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情节梳理:贾雨村考中做官——娶甄士隐夫人的丫鬟——罢官——作林黛玉的老师——闲游遇见冷子兴——谈论贾家

这一回的前半部分讲的是贾雨村的经历。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贾雨村娶甄家丫鬟的时候,答应甄夫人,寻访英莲下落,“待我差人去,务必找寻回来”。这与第四回形成照应和对比。到那时,贾雨村做应天府尹,知道了英莲的下落,却不管不问。二是对贾雨村的评价,不同版本,写的不同,但大体一致,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小人。这些交代,都为后文埋下了伏笔。到后来,贾家得势时,他攀附贾家,帮助贾赦干坏事;贾家失势时,他落井下石。帮助过他的甄家,他冷漠不顾;帮助过他的小和尚,他恩将仇报,把小和尚发配充军。总之,贾雨村就是挤破头往上爬、最后落得“锁枷扛”的势利小人。

这里,我们还要注意,甄士隐和贾雨村在全书中只能是模模糊糊的线索人物,连一般的次要人物都算不上,但他们的象征意义很重要。甄士隐由富贵到败落,最后出家;贾雨村由穷困到发达,再跌落,再腾达,反反复复。他们两个,一个体现了看破红尘的“出世”,一个代表了急功近利的“入世”。同时也暗示了世事无常、人生无常、富贵无常的主题。

这一回的后半部分,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很重要。《红楼梦》的主人公和主人公活动的大舞台,开始渐渐地、隐隐约约地向读者走来。曹公的手法非常高妙,借两个冷眼旁观者的闲谈,让读者大概了解了荣国府的豪华,了解了四大家族盘根错节的联系,了解了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与众不同。

第3回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情节梳理:贾雨村随林黛玉进京——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见贾母——见舅妈——见“三春”——见王熙凤——去大舅院——去二舅院——吃晚饭——见宝玉

如果上一回介绍贾府是远镜头的话,这一回,作者是借林黛玉的眼睛,作为近镜头,给读者近距离介绍贾府。

这一回,小说的主人公开始次第登场。曹公堪称天才,人物描写的手法十分巧妙,并且不同的人物,手法又各不相同。

描写林黛玉,主要以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为主。第一次,用众人的共同眼光评价,“举止言谈不俗”,“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第二次,借王熙凤的评价,“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第三次,从贾宝玉的视角,正面描写和侧面评价相结合。正面外貌重点写眉眼,侧面评价“神仙似的妹妹”。这样层层递进、多角度地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主人公林黛玉的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往后面去,作者还会时不时地顺手一笔,或正面或侧面来描写林黛玉的美。等你合上《红楼梦》时,你记忆中的古代美女群里就又增添了一位美女——林黛玉,并且从此在你的脑海中

文档评论(0)

有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有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