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五校联考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VIP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五校联考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2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

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所示是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的青铜器“利簋”,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学者考证“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一致。由此可见()

A.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接近真相

B.历史研究需要通过多方采证

C.考古是认知历史的唯一有效途径

D.历史真相不可能被真正认知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76年(中国)。史料实证讲求“孤证不立”,提倡二重证据法,把发掘的出土文物和史书的记载相互验证,“利簋”的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与后世的史书记载相互印证,B项正确;考古资料需和文献资料相互佐证,排除A项;认知历史的途径有多种方式,C项“唯一有效途径”说法片面,排除C项;历史真相通过多种资料的互证可以被认知,排除D项。故选B项。

2.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领主经济的破坏,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在商业上的表现是()

A.“工商食官”的建立 B.自由工商业者的涌现

C.重农抑商政策出台 D.商人群体跻身社会上层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领主经济的破坏,“工商食官”的格局被打破,而具有相当实力的独立商人涌现,当时出现了一些大富商(如范鑫、吕不韦等),B项正确;“工商食官”的建立是在西周时期,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是政府政策方面,不是商业上的表现,排除C项;商人群体跻身社会上层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3.秦汉以下,列朝力行郡县,帝王仍对皇亲国戚和功臣宿将封侯赐土,但明令王侯们“食土而不临民”。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郡县制度 B.加强中央集权

C.减轻百姓负担 D.维持兵农合一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秦汉以后(中国)。秦汉以下历朝虽仍对皇族和功臣封赐,但是不允许王侯直接统治百姓,而由中央选出的郡县长官治理,这一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巩固郡县制度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百姓是被统治阶级,减轻百姓负担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维持兵农合一和郡县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以下是《漫画中国史》对西汉大农令孔仅和桑弘羊提出的“均输”“平准”的通俗解释。汉武帝推行这一政策实质是()

A.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防范地方割据威胁中央

C.打击地方富商大贾的势力 D.促进社会经济均衡发展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汉武帝时期(中国)。分析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输”“平准”政策是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和运输货物的经济政策,是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A项正确;防范地方割据威胁中央是汉武帝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不是实质,排除B项;打击地方富商大贾的势力是汉武帝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不是实质,排除C项;“均输”“平准”政策重在平抑市场物价,打击富商大贾囤积居奇、垄断市场的行为,不是促进社会经济均衡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5.下表为某同学搜集的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部分战争的简介。这些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战争

时间

简介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以弱胜强,大破南下的曾军,曹操被迫退守北方,天下三足鼎立雏形形成。

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

东晋军队在淝水击败拥有绝对优势的北方前秦(氐)军队,前秦王朝走向分裂,东晋则将战线推至黄河以南。

梁武帝北伐

公元505年

梁武帝组织了南朝规模最大的北伐,先胜而后败,最终与北魏(鲜卑)边界维持在淮河一线。

隋灭陈之战

公元588年

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过长江,逼降陈后主陈叔宝,陈亡。并陆续招降了三吴、岭南等地区。

A.统一是历史的发展潮流 B.大一统观念已深入人心

C.民族矛盾加剧社会动荡 D.战争谋略的重要性凸显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梁武帝北伐、隋灭陈之战”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四场战争都是欲实现国家统一的战争,虽然前三次战争都以失败告终,但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