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35.240
CCSZ00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685—2024
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规范
Specificationforecologicalandenvironmentalinformationresourcecatalogue
2024-01-11发布
2024-02-11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生态环境信息资源代码编制原则 3
4.1唯一性 3
4.2可扩展性 4
4.3稳定性 4
5生态环境信息资源代码 4
5.1组成 4
5.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4
5.3编制层级代码 4
5.4分类码 4
6生态环境信息资源元数据 5
6.1核心元数据 5
6.2信息项名称 5
6.3扩展元数据 6
7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目录管理基本要求 8
7.1管理要求 8
7.2管理环节 8
参考文献 1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环境信息中心、安徽省大数据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信息中心、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匡丕东、江南、范雪环、陈玉、韩瑜、肖中新、葛宏艳、贾黎、涂孙伟、程丹汝、李方、张桂林、王海静、李珑、杨鹏、梁振鸿、张卫东、彭思贵、黄晨、祝撼天。
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编码原则、代码组成、元数据和目录管理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目录的建设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18391.1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1部分:框架
GB32100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HJ/T417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环境信息资源environmentalinformationresource
生态环境管理、生态环境科学、生态环境技术、生态环保产业等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数据、指令和信号等,以及其相关动态变化信息,包括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影像和声音等各种表达形式。
[来源:HJ/T417—2007,3.1,有修改]
3.2
元数据metadata
定义和描述其他数据的数据。
[来源:GB/T18391.1—2009,3.2.16]
3.3
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目录environmentalinformationresourcecatalog
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目录是通过对生态环境信息资源依据规范的元数据描述,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进行排序和编码的一组信息,用以描述各个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的特征,以便于对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的检索、定位与获取。
4生态环境信息资源代码编制原则
4.1唯一性
在一个分类体系中,生态环境信息资源分类仅有一个代码,生态环境信息资源代码标识唯一生态环境信息资源,包括元数据和数据本身。
4.2可扩展性
留有足够的后备容量,以适应不断扩充的生态环境信息资源需要。
4.3稳定性
生态环境信息资源代码一经确定,若对应分级没有发生变化,应保持不变。
5生态环境信息资源代码
5.1组成
生态环境信息资源代码共38位,由18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位编制层级代码和19位分类码三部分组成,代码组成见图1。
图1生态环境信息资源代码组成
5.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目录编制主体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应符合GB32100的规定。
5.3编制层级代码
用于标识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目录编制主体部门所在层级,见表1。
表1编制层级代码
代码
数据层级
1
国家级
2
省级
3
市级
4
县级
5.4分类码
5.4.1组成
由6位行政区划代码、2位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12T 1304-2024能源大数据 数据归集规范.docx
- DB12T 1305-2024公路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规范.docx
- DB12T 1306-2024水库工程管理规范.docx
- DB12T 1307-2024菜市场诚信计量管理规范.docx
- DB12T 1308-2024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划分规范.docx
- DB12T 1309-2024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docx
- DB12T 1310-2024种公牛采精技术规程.docx
- DB14T 2987—2024山西电子政务外网电子认证系统总体架构.docx
- DB14T 2988—2024山西电子政务外网电子认证应用服务规范.docx
- DB14T 2989—2024山西电子政务外网电子认证数字证书管理规范.docx
最近下载
- 昌河福瑞达M50S维修手册(K14B发动机增补版).pdf VIP
-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docx VIP
- GB-T 8647.9-2006 镍化学分析方法碳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pdf
- GB-T 8647.8-2006镍化学分析方法 硫量的测定.pdf
-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pdf VIP
- 中考现代文阅读——邓宗良《母亲的叶搭饼》.docx VIP
- 2025年防火涂料项目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CDS2.XwithHPLC操作说明资料.pdf VIP
- Python数据分析及应用 课件 第3、4章 程序的控制结构、函数.pptx
- 2025村道生命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