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PAGE\*Arabic1—
柳梢青,岳阳楼(四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大量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柳梢青,岳阳楼篇一
袖剑飞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戴复古一生潦倒,浪迹江湖,踪迹所至,常有吟咏。他远离官场,有相对自由的心灵和超脱的情怀,用不着蝇营狗苟,所以内心有更大空间容纳祖国的奇山异水,又时刻不忘抗金复国大业。登临之际,他的爱国豪情油然而生。这首登临岳阳楼之作即是如此。
“袖剑飞吟〞,据《唐才子传》记载,吕洞宾尝饮岳阳楼,醉后留诗曰:“朝游南浦暮苍梧,袖里青蛇(指剑)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戴复古浪迹南北,兼有豪迈胸怀,与吕洞宾诗中所表现的气质有相像之处。这里借用来抒发自己壮游洞庭的情怀,一开始就树立了一个飘泊江湖的词人形象,与那些浅斟低唱的形象大不一致。“洞庭青草,秋水深深〞,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八百里洞庭以浩瀚汪洋著称,这里只用“深深〞二字,极凝练地概括出了它的特征。词篇至此,气象也更为开阔。此外,句中的“秋〞字不单点明登楼时令,还以秋日多风和入秋百花凋零为下文“一快披襟〞、“变尽人间〞作铺垫,同时又与的苍凉胸怀相衬托。
“万顷波光〞仍写洞庭:“秋水深深〞言其深邃,此句表其广袤,两相协同,极见情致。“岳阳楼上,一快披襟〞,塑造出一个独立楼头、任风吹开衣襟的超旷、潇洒,豪情满怀的`词人兼爱国者形象。“自然〞,“一快披襟〞的原因不仅是由于有风,更重要的还由于深深秋水和万顷波光的感染。总起来看,上片词风豪中带逸,登楼的快意在这里得到了有力发挥。
下片开始,词人笔锋陡转,“快〞意顿生波澜:“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不携酒的原因是无人共斟,冷静道来,中有无限孤寂感伤之情。
此过片处实乃转折之处,纵览全词,上片写美景游情,下片抒兴废之叹,两片情感有异。但这两句转折得很自然,达到了“发起别意〞的目的,算得上“才高者〞的杰作。“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揭破主题。戴复古生活在南宋后期,其时收复北方领土已经无望,南方的偏安局面也在风雨飘摇之中。所以词人面对“自古如今〞岿然不动的“一点〞君山,难免要想起备受践踏的“偌大〞中国。可是当时的统治者流连光景、或苟且度日,有谁能共饮之酒呢?
由此可见上文的“不须携酒〞几字包含着无限感慨,而这里的“变尽人间〞实为振起全篇的关键:由于只有“人间〞才是真正关切的地方,而正由于这个“变〞字,也才由眼前美景联想到国家命运,进而感物伤怀的。南宋词人中有好多受到了辛弃疾的影响,戴复古在《望江南》词中说:“歌辞体儿有稼轩风〞,可见他也有意学稼轩。但他的学习不是模仿,他没有稼轩参与抗金斗争的恳切体验,但他长期身处下层,历尽沧桑,抗金复国的要求因而特别猛烈,这使得他在审美体验上向稼轩靠拢,往往抒发今古茫茫的感慨,如本词的“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但都是审美境界的自然浮现,而不是生硬的模仿照搬。
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石屏樵隐,于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出生在天台道黄岩县南塘屏山(明宪宗成化五年分黄岩南三乡设立太平县,即今之温岭市新河塘下)的一个穷书生之家。
他的父亲戴敏才,自号东皋子,是一位“以诗自适,不愿作举子业,终穷而不悔〞(楼钥《戴式之诗集,序》)的硬骨头诗人,一生写了不少诗,但留下来的很少。曾写过相当有名的《赋小园》诗,又有名句:“人行踯躅江边路〞为编《诗人玉眉》的魏庆之所赏识,在当时东南诗坛上颇有声誉。他在临终前还对亲友说:“我已病入膏肓了,不久将辞世,惋惜儿子太小,我的诗将要失去传人。〞可见他对诗真到了入迷的程度。
戴复古不但继承乃父的诗迷,也继承了乃父的风格,并予发扬光大,俨然成一派首领。更难得者,他一如乃父,不愿作举子业,宁愿布衣终身。他耿介正直,不吹拍逢迎,不出卖灵魂而求功名利禄,也与乃父一样,终穷而不悔。在南宋那纸醉金迷的时代里,这确乎是难能难得的。
戴复古的时代,正是“山河破碎风飘絮〞,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的时代。假使说赵构在临安立足之初,尚有南方各路勤王部队,北方也四处有抗金义军的烽火,但到其次代孝宗时,由于赵构的不抗争主义,失望的失望,覆灭的覆灭,统治集团又腐败无能,早已安于“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小朝廷生活了。戴复古就生于这其次代小王朝之时,碰上这样的时代,辛弃疾、陆游等尚被闲置,何况一个无名后生,所以即使戴复古“负奇尚气,大方不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