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内江市高中2024届第一次模拟考试题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2个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唐诗走向高潮,诗歌的特色就表现为更近于自然流露;这乃是艺术上的归真返朴,语言上的真正解放;建安以来诗曾经一度离开了歌的传统,这时便又重新接近起来。若是对照赋是“不歌而诵”的,那么赋的衰亡,岂不也正是歌的复兴的又一佐证吗?绝句的涌现因此成为诗坛上一个新的突破。
②绝句来源于民歌,南北朝民歌中早已出现了大量的绝句,但是诗人中却很少这类的写作,直到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绝句才一跃而为诗坛最活跃的表现形式。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一首,便誉满诗坛,正因为这首诗实际上乃是由九首绝句接连而成的,所以特别新鲜活泼。《春江花月夜》属于南朝“吴声歌曲”,原来正是民歌中的绝句,因此张若虚这首诗每四句便换一次韵,全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然地流露出它的飞跃性。飞跃性乃是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只是有时隐约有时明显而已。飞跃性的充沛自如,乃是诗歌语言完全成熟的表现,也是诗歌抒情性的丰富涌现。如果说建安以来的五言古诗还难免较多散文的成分,那么绝句也就意味着诗歌语言的更为纯净化;绝句登上诗坛,可说是五七言诗充分成熟的又一个鲜明标志。
③唐人的七言古诗相对的说要比五言古诗活跃得多,就因为五古还不免有时习惯于长期以来过渡性的表现方式,而七古则是全新的。七古正如绝句,也都是随着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才一跃而为诗坛的宠儿。五古一般颇少换韵,而七古则是不断的换韵。例如李颀的《古从军行》短短的十二句,就三易其韵,每一韵其实也就相当于一个绝句。七古远自曹丕的《燕歌行》、鲍照的《拟行路难》,就是以歌行起家的,它与绝句在歌的传统上有着一脉相通之处。七古也正如绝句,并不是唐代才有的,而是古已有之;但是都要等到唐诗的高潮时才大显身手,这难道仅仅是偶然的吗?
④律诗也是唐诗走向高潮中形成的一种诗体,它是从长篇律诗即排律中演进而成的。它既与民歌没有渊源,也是不能用来歌唱的;但它在演进中却是沿着一条删繁就简、摆脱铺陈的道路;把繁琐的“四声八病”变为简单易行的平仄律,把沉闷冗长的排比铺陈,变为每首只有八句,而八句中又只有中间四句要求一定要排偶。这就大大提高了诗歌语言的精炼性。排偶作为中国语言文字特有的一种擅长形式,在诗中自然地出现本来也是正常的。七古中就常有偶句,绝句中也是偶然有的,问题在于是否自然。我们不禁要问五言排律既然是“诗赋取士”中
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规定的诗体,律诗凭借什么力量又能突破它的影响,完成自身的演进与变革呢?答案只能是当时诗坛趋向自然流露的巨大浪潮给予了这解放的力量。那解放的语言,奔放的情操,新鲜的旋律,豪迈的抒情,构成了唐诗最鲜明的色调。律诗是依靠这个力量才从排律中解脱出来,因此比起排律来要洗炼得多、飞动得多,而这又正是与绝句、七古的特色一脉相通的。
⑤绝句、七古、律诗都是唐诗高潮中的新生事物。绝句虽然最为短小,却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它是最接近于歌的,最有别于散文的,最“天然去雕饰”的。它登上诗坛,意味着诗歌语言的完全成熟而归真返朴,是唐诗高潮中最鲜明的一颗明珠,最突出的一个标志。
(摘编自林庚《略谈唐诗高潮中的一些标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绝句来源于民歌,它的涌现成为诗坛上一个新的突破,也体现着歌的复兴。
B.为了追求新鲜活泼的艺术形式,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采用了九首绝句接连而成的形式。
C.绝句登上诗坛,其语言的纯净化与充沛自如的飞跃性,标志着诗歌语言完全成熟。
D.绝句、七古、律诗在歌的传统上一脉相通,它们作为新生事物,在唐诗的高潮中大显身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绝句涌现之于唐诗的意义领起全文,也以此收束全文,首尾呼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圆和。
B.文章以《春江花月夜》《古从军行》的换韵为例,意在论证绝句、七古的成熟标志着唐诗的高潮。
C.第四段结尾运用设问引人思考并提出观点,指出主张自然的创作倾向促使律诗打破了排律的桎梏。
D.文章从绝句本身、绝句与七古和律诗的关系等角度展开,论述了绝句在唐诗高潮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伶人演唱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记载可以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内江市高中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三诊)理科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 内江市高中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三诊)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docx
- 内江市高中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三诊)文科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 内江市高中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三诊)文科综合试卷(含答案).docx
- 内江市高中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三诊)语文试卷(含官方答案及解析).docx
- 2024年广元市高2021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三诊) 理科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 2024年广元市高2021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三诊) 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docx
- 2024年广元市高2021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三诊) 文科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 2024年广元市高2021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三诊) 文科综合试卷(含答案).docx
- 眉山市高中2024届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三诊)理科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答题卡.docx
- 眉山市高中2024届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三诊)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解析)+答题卡.docx
- 眉山市高中2024届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三诊)文科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 眉山市高中2024届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三诊)文科综合试卷(含答案解析)+答题卡.docx
- 眉山市高中2024届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三诊)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答题卡.docx
- 2024年广安市高2021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三诊)理科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 2024年广安市高2021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三诊)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docx
- 2024年广安市高2021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三诊)文科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 2024年广安市高2021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三诊)文科综合试卷(含答案.docx
- 2024年广安市高2021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三诊)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参公管理企业编制.doc VIP
- 参公、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的区别(修正版).docx VIP
- 22D701-3电缆桥架安装(26.9MB)(26.85MB)5ce2e72e69780631(1).pdf VIP
- 学堂在线 日语与日本文化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企业工艺平稳性关键SOP、一般SOP示例.pdf VIP
-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3版):热作用特种加工技术PPT教学课件.pptx
- 公、行政编制与事业5编制的区别(修正版).doc VIP
-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钢箱梁制造新工艺及关键技术.ppt VIP
- 社区矫正心理测试.docx VIP
- 西双版纳傣自治州“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