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参考资料.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菜根譚

菜根譚目次

一、修省

二、應酬

三、評議

四、閒適

五、概論

菜根談原序

戊子之秋,七月既望,余以抱病在山,禁足

閱藏。適岫雲監院琮公由京來顧,出所刻菜

根談書,命余為序。且自言其略曰:『來琳

初受近圓,即詣西方講席,聽教於不翁老人。

參請之暇,老人私誡曰:「大德聰明過人,

應久在律席,調伏身心,遵五夏之制,熟三

聚之文,為菩提之本,作定慧之基。何急急

以聽教為哉?」居未幾,不善用心,失血莫

醫。自知法緣微薄,辭翁欲還岫雲。翁曰:

「善!察爾因緣在彼,當大有振作。但恐心

為事役,不暇研究律部。吾有一書,首題菜

根談,係洪應明著。其間有持身語,有涉世

語,有隱逸語,有顯達語,有遷善語,有介

節語,有仁語,有義語,有禪語,有趣語,

有學道語,有見道語:詞約意明,文簡理詣。

設能熟習沈玩而勵行之,其於語默動靜之間,

窮通得失之際,可以補過,可以進德,且近

於律,亦近於道矣。今授於爾,宜知珍重!」』

時雖敬諾拜受,究竟不喻其為藥石意也。厥

後歷理常住事務,俱忝要職。當空花之在前,

不識元由眼裏之翳;認水月以為真,豈知惟

是天垂之影。由是心被境遷,神為力耗,不

覺釀成大病。幸未及於盡耳!既微瘥間,無

以解鬱,因追憶往事,三復此書。乃悟從前

事事皆非,深有負於老人授書時之意焉!惜

是書行世已久,紙朽蟲蠹,原板無從稽得。

於是命工繕寫,重付刊刻,請弁言於首,啟

迪天下後世。俾見聞讀誦者,身體力行;勿

使如來琳老方知悔,徒自慚傷,是所望也!

一余聞琮公之說,撫卷歎曰:『夫洪應明者,

不知為何許人,其首命名題,又不知何所取

義,將安序哉?』竊擬之曰:『菜之為物,

日用所不可少,以其有味也。但味由根發,

故凡種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是

此書所說世味及出世味,皆為培根之論,可

弗重歟?又古人云:「性定菜根香。」夫菜

根,棄物也,如此書人多忽之,而菜根之香,

非性定者莫喻。如此書。唯靜心沈玩者,乃

能得旨。』是與,否與?既不能反質於原人,

聊將以俟教於來哲!即此為序。

時乾隆三十三年,中元節後三日,三山病夫

通理謹識。

菜根談

一修省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鍛來。

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

◎一念錯,便覺百行皆非;防之當如渡海浮

囊,勿容一針之罅漏。萬善全,始得一生無

愧;修之當如凌雲寶樹,須假眾木以撐持。

◎忙處事為,常向閒中先檢點,過舉自稀。

動時念想,預定靜裏密操持,非心自息。

◎為善,而欲自高勝人;施恩,而欲要名結

好;修業,而欲驚世駭俗;植節,而欲標異

見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荊棘;最

易夾帶,最難拔除者也。須是滌盡渣滓,斬

絕萌芽,纔見本來真體。

◎能輕富貴,不能輕一輕富貴之心;能重名

義,又復重一重名義之念;是事境之塵氛未

掃,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處拔除不淨,恐

石去而草復生矣!

◎紛擾固溺志之場,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

學者當棲心元默,以甯吾真體;亦當適志恬

愉,以養吾圓機。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則根燼復萌,而

塵情終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執。執之,

則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轉為欲根。

◎無事,便思有閑雜念想否?有事,便思有

粗浮意氣否?得意,便思有驕矜辭色否?失

意,便思有怨望情懷否,時時檢點,到得『從

多入少』『從有入無』處,纔是學問的真消

息。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纔有萬變不窮之

妙用。

◎【非盤根錯節,何以別攻木之利器?非貫

石飲羽,何以明射虎之精誠?非顛沛橫逆,

何以驗操守之堅定?】

◎立業建功,事事要從實地著腳;若少慕聲

聞,便成偽果。講道修德,念念要從虛處立

基;若稍計功效,便落塵情。

◎身不宜於忙,而忙於閒暇之時,亦可儆惕

惰氣。心不可放,而放於收攝之後,亦可鼓

暢天機。

◎鐘鼓體虛,為聲聞而招撞擊,糜鹿性逸,

因豢養而受羈縻。可見『名』為招禍之本,

『欲』乃散志之媒,學者不可不力為掃除

也。

◎一念常惺,纔避去神弓鬼矢。纖塵不染,

方解開地網天羅。

◎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

段不為的氣節,是撐天撐地之柱石。故君子

於一蟲一蟻,不忍傷殘;一縷一絲,勿容貪

冒。便可為民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撥開世上塵氣,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