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平阴县概况
平阴县,别称玫城,山东省会济南的市郊县,属沿海经济开放区。隋代大业二年(606年)设平阴县,因地处古东原之阴,东原砥平,故名平阴,此系以平阴命名之始。全国三大天主教圣地之一的胡庄天主教堂和济南七十二泉的洪范池泉群就在这里。
平阴县被誉为中国玫瑰之乡、中国阿胶之乡、和圣柳下惠故里。
泰山余脉纵贯县境中部,西部和北部有黄河流经,南部有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东平湖润泽,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势南高北低,中部隆起。
下辖地区:锦水街道、榆山街道(县城)、安城镇、玫瑰镇、东阿镇、孔村镇、孝直镇、洪范池镇。
历史沿革
平阴地处古东原之阴。东原砥平,又居古济水之阴,故名平阴。平阴之名始见于《左传》。其地望大致属于考古学文化的海岱文化区。
平阴唐虞三代时属兖州;春秋战国为齐地;汉时属兖州部泰山郡;东汉属兖州部济北国。
周王朝建立,分封诸侯,平阴属齐国。
市区夜景
春秋战国时期,平阴仍属齐国。
晋时属兖州部济北国。
南宋时属兖州部济北郡。
后魏时属济北郡。
隋属兖州部济北郡(平阴、卢县并置)。
唐属河南道郓州东平郡。
宋、金时期,平阴县辖旦欢、澄空、傅家岸、滑口、孝德、辛镇、鸾翔、沙沟、宁乡、安宁10个乡镇。
平阴宋属京东西路东平府。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时,东至奉符县(泰安县),南与宁阳、东平县搭界,西与东阿、茌平县接壤,北靠长清县。县境东西最大距离10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90公里,总面积2200平方公里。
金属山东西路东平府。县境承袭自北宋,包括了肥城市境在内。
元属山东西道东平路总管府。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割辛镇、沙沟等5镇,孝德等4乡归肥城县。
明属山东布政使司东平州。明初编户为16里,后增为19里。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平阴县分4个乡(北为永宁乡,东为顺德乡,南为安乐乡,西为西宁乡)、26里,辖286个村庄。
清属泰安府。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平阴县分24里,辖328个村庄。其中黄河南12里,辖192个村庄。
平阴县,民国二年属济西道,次年改属东临道,十七年(1928)直属山东省。
1933年平阴县划分5个区、11个镇、181个乡、365个村。其中黄河南3个区,辖8个镇、110个乡。
1939年10月平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下设6个区。
抗日战争期间,民主政府将平阴县划属泰西专区。1942年12月调整为7个区,平阴县与东阿县东部合为平阿县,隶属晋冀鲁豫边区。1945年撤平阿县恢复平阴县。1946年改属泰西专区,1946年11月黄河北的四区(牛角店)、五区(旦镇)整体划出。平阴县民主政府设4个区。1948年3月平阴县设联防片62个。
1950年5月属泰安专区。1958年11月平阴县并入东平县,属聊城专署。1959年10月恢复平阴县,属济南市。1960年4月属菏泽专区。1961年2月12日属济南市,同年4月18日由济南复属泰安专区。1985年3月27日属济南市。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平阴县地处东经116°12至116°27,北纬36°1至36°23,位于山东省西部,距省会济南市60公里,与肥城、东平、东阿、长清等县(市)区接壤,总面积827平方公里。
折叠
地质
城市雪景
平阴县主要出露新生界第四系、古生界下奥陶系和中、上寒武系地层。平阴县处于三级构造单元鲁西断块隆起之次一级构造单元泰山断凸带的西翼。区内陆层呈单斜构造,倾向北西,倾角5o~8o,局部10o~15o。由于所处构造部位较泰山凸起区较远,因而受历次构造运动影响较小,地层一直较稳定,地质构造规模及发育程度也相对较弱。
地貌
地势南高北低,中部隆起。主要地貌类型分为四种:山地占总面积的30.80%;丘陵占总面积的33.30%;平原占总面积的24%;洼地占总面积的11.90%。
地形
平阴县地处泰山山脉西延余脉与鲁西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中部隆起,属浅切割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区内山峦岗埠绵延起伏,纵横交错,遍布平阴县大部分地区。平阴县山地丘陵面积515.1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2.3%。境内除沿黄地区与东部汇河流域为冲洪积平原和局部洼地外,其余皆为低山丘陵区。海拔高程一般在100米~250米,最高点大寨山海拔494.8米,最低点城西洼海拔35.5米,形成了本县以丘陵台地为主,平原、洼地为次的地形分布特征。
土壤
境内土壤主要分为3个土类、7个亚类。
褐土类:有褐土性土、褐土、潮褐土3个亚类,面积60920公顷,占平阴县土地总面积的73.66%
潮土类:有褐土化潮土、潮土和盐化潮土3个亚类,面积7980公顷,占平阴县土地总面积的9.65%,主要分布在沿黄冲击平原地带。
砂浆黑土:即砂浆黑土1个亚类,面积866.7公顷,占平阴县土地总面积的1.05%,主要分布在孝直镇的东部和店子乡西部的沿汇河两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