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经纬仪的操作与角度测量第二节水平角观测
水平角测量原理水平角: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原理:OA投影在水平度盘上读数为a,OB投影在水平度盘上读数为b。aABOA1B1O1O2ββb水平面则:(角值范围:0?~360?)
盘左、盘右竖直度盘竖直度盘盘左、正镜盘右、倒镜
水平角观测一、测回法(只有两个方向)OAB观测程序1、安置仪器于O点,对中整平;2、正镜(盘左)瞄准A点,度盘置零或配度盘至0°0′X″,读取a1;3、顺时针转动仪器,瞄准B点,读取b1;则上半测回角值:β1=b1-a1
水平角观测一、测回法(只有两个方向)观测程序1、倒镜(盘右),瞄准B点读数,读取b22、逆时针旋转瞄准A点,读数读取a23、则下半测回角值:β2=b2-a24、限差要求(针对DJ6)若:β1-β2≤±40″则有:β=(β1+β2)/2
水平角观测记录与计算(见表3.1)①盘左(正镜)观测瞄A,记录a左=0°00′36″瞄B,记录b左=68°42′48″上半测回的角值:β左=b左-a左=68°42′12″②盘右(倒镜)观测瞄B,记录b右=248°42′30″瞄A,记录a右=180°00′24″下半测回角值:β右=b右-a右=68°42′06″
水平角观测记录与计算(见表3.1)③检核对于DJ6经纬仪,上下半测回角度之差应满足:否则,应重测。④一测回角值
水平角观测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需观测多个测回1第一测回度盘归零;2其他各测回间按180?/n(n为测回数)的间隔,变换度盘比如90°;3各测回角值之差不得超过±40;4取各测回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测站?'竖盘目标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各测回角值备注?'?'?'第一测回O第二测回O左左右右ABABABAB0003668424868421268420918000242484230684206684215901012158523027010183385242684218684224684221测回法观测手簿表3.1
水平角观测01由于水平度盘是按顺时针注记,因此,在计算半测回角值时,都应以右边方向的读数减去左边方向的读数。02当度盘零指标线在所测角的两个方向线之间时,右边的读数小于左边的读数,这时,应将右边方向的读数加上360°后,再减去左边方向的读数。
水平角观测二、方向观测法(目标多于两个)操作步骤①安置仪器于测站点O,对中、整平;②正镜(盘左),选择零方向A,顺时针依次照准目标B、C、D、A(归零),读数;③盘左:顺时针A→B→C→D→A。AOBCD零方向盘左
水平角观测二、方向观测法(目标多于两个)观测程序①倒镜(盘右),瞄准零方向A,逆时针依次照准目标D、C、B、A(归零),读数;②盘右:逆时针A→D→C→B→AAOBCD零方向盘右
水平角观测二、方向观测法(目标多于两个)限差要求①同一方向上下半测回归零后方向值互差≤±40″②同一方向各测回方向值互差≤±24″③半测回归零差≤±18″
水平角观测二、方向观测法(目标多于两个)1归零差的计算分别计算盘左、盘右两次瞄准起始方向读数之差Δ;(若Δ超限,应及时重测)2计算2c值(两倍视准误差)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若2c超限,应及时重测。3各方向平均读数的计算
水平角观测二、方向观测法(目标多于两个)4归零后方向值的计算:各方向平均读数分别减起始方向平均读数。5各测回归零后平均方向值的计算:各测回归零后方向值的平均值。6水平角的计算:相邻方向值之差,即为相邻方向所夹的水平角。
水平角观测方向观测法限差的要求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经纬仪型号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互差DJ2DJ61218181224无此项要求
角值123456789方向观测法观测手簿测站觇点水平度盘读数盘左盘右2c平均读数一测回归零方向值各测回平均方向值?'?'?'?'?'OO第1测回第2测回ABDCAΔΔACD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