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声声慢(寻寻觅觅)
阅读提示
1127年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南下,在几年的时间里历经国破、家亡、夫死等种种变故,昔日的名门闺秀、旷世才女,最终沦落为漂泊流徙的孀妇。晚年的李清照,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声声慢》(寻寻觅觅)就是这种凄凉晚景的形象写照。
全词以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写景抒情,心中极愁,景中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词中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上阕用“淡酒”“晚风”“过雁”,下阕用“黄花”“梧桐”“细雨”,都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愁情。直到最后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才出现“愁”。由此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
此词叠词的运用也历来为词论家盛赞。诗词用叠词,自《诗经》以来渊源已久,善用者不乏其人,然而李清照却把叠字艺术推向了前无古人的高峰,特别是开篇三句七组十四个叠字,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多层次表现出词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又四顾寻觅的恍惚悲凉心态,堪称“情景婉绝,真是绝唱”(茅暎《词的》)。同时,叠词还形成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作的音乐性。
一、基础知识应用
1.《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
A.初秋B.深秋C.初春D.暮春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休息,调养
B.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
C.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
3.李清照的下列词句中,从词的风格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定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B.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C.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正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D.本词结构上打破了上下阕的局限,浑然一体,就眼前事,身边景,层层铺叙,反复渲染,取得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5.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了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消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一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很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
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受了。这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运用象征手法,把词人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9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声声慢》一词表达了词人晚年怎样的处境与心情?
7.“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几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哪几方面的情感内容?
9.开头十四个叠字的运用,从哪几个方面抒写作者的凄惨心情?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10.对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14字,写作者寻觅遣愁的景色,遇到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_《百合花》同步训练-【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时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docx
- _《百合花》同步训练-【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时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docx
- 《声声慢》同步训练-【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时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docx
- 第1.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训练-【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时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docx
- 第1.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训练-【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时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docx
- 第1.2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同步训练-【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时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docx
- 第1.2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同步训练-【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时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docx
- 第1.3课《长征胜利万岁》同步训练-【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时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docx
- 第1.3课《长征胜利万岁》同步训练-【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时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docx
- 第2.1课《国殇》同步训练-【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时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docx
- 第2.1课《国殇》同步训练-【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时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docx
- 第2.2课《烛之武退秦师》同步训练-【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时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docx
- 第2.3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同步训练-【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时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