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测试【交通运输系统】预习阶段考试押试卷附答案.docxVIP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测试【交通运输系统】预习阶段考试押试卷附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MERGEFORMAT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测试【交通运输系统】预习阶段考试押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

1、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所使用的文种是()。

A、布告

B、通告

C、公告

D、通知

【答案】:C

【解析】:公告;是国家机关向国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时使用的公文文种。正确答案为C。

2、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人民的生活水平,一般来说,小康型的恩格尔系数为()。

A、大于06

B、05~06

C、04~05

D、03以下

【答案】:C

【解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故选C。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________《现代世界的诞生》《政治秩序的起源》等书并未冠以“现代化”的字眼,________都是紧紧围绕现代化的某些侧面展开的,________它们也都出于各自的理论视角重点探讨了中国现代化问题。

A、因为,所以,并且

B、尽管,但是,而且

C、既然,并非,虽然

D、如果,除非,那么

【答案】:B

【解析】:本题出自2021年广州市市考《行测》真题,前面两句话句意理解是转折关系,故B选项“尽管”“但是”表示转折关系匹配原题。后面两句话句意上理解是递进关系,用“而且”也匹配。

4、欣赏你的同事,你和同事之间会合作得更加融洽;欣赏你的下属,下属会更加努力地工作;欣赏你的爱人,爱情会更加甘甜;欣赏你的学生,学生会更加可爱。__________。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A、用欣赏的眼光打量周围,你会觉得世界变得更加和谐

B、用欣赏的眼光打量他人,你会觉得他人都对你友好

C、世界并不缺乏美好,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美好的眼光

D、自己的心情美好,世界就美好

【答案】:A

【解析】:从整体看这几个句子主题讲的是“欣赏周围的人”,这样周围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就会变得和谐。B项太片面,句子中并不是只强调他人对自己的友好,还包括各方面的融洽。C、D项属于无中生有,题干强调的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而不是去发现美好或“自己的心情美好”。所以A项最恰当。

5、浮躁风气和商业投机心理_______着学术,一些学者偏离正轨,或见利忘义,粗制滥造.或取媚世俗,热衷炒作。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侵犯

B、侵害

C、侵蚀

D、侵袭

【答案】:C

【解析】: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或暗中一点一点地侵占,与句意相符。

6、①谣言止于智者,粉碎谣言靠的还是民众自身的审慎与理性。②流通的信息不仅要多,更要有质量。③一个信息自由流动的社会,会内生出强大的信息鉴别机制。④信息够不够有说服力,不是权力可以命令的。⑤消除谣言最好的方式并非杀鸡儆猴式的惩罚,而是保证提供充分信息。⑥一万个流言也抿不上一个权威的信息,虚假信息反令民众茫然失措。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⑥⑤④

B、⑤⑥②④③①

C、①③⑤②⑥④

D、⑥④①③②⑤

【答案】:B

【解析】:观察语句,可从逻辑关系来排序。⑤句先提出“消除谣言的最好方式应该是保证提供充分信息”,⑥句随后进一步说明这里的信息必须是权威的,不能虚假。②提出流通信息的质量的重要性。④句进一步阐述信息是否质量高,不是权力可以命令的。③解释因为每个社会都有强大的信息鉴别机制,①句总结,粉碎谣言靠的还是民众的审慎和理性。如此排序逻辑关系通顺。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据初步测算,2006年广东完成生产总值2596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经济总量继续列全国第一位置。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8%,第二产业增长16.9%,第三产业增长12.2%。与此同时,鲁、苏、浙、沪也稳定协调发展,其中山东、江苏赶超步伐不减,增速分别高广东0.6个和0.8个百分点。山东完成生产总值21846.71亿元,增长14.7%;江苏完成生产总值21548.36亿元,增长14.9%;浙江生产总值为15649亿元,增长13.6%,分别列全国第二到第四位;上海完成生产总值10297亿元,增长12.0%。在四省一市中,广东经济增长速度居中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718.57亿元,低于山东工业增加值(11122.76亿元),高于江苏工业增加值(10015.12亿元),鲁、粤、苏分列前三位。浙江工业增加值5655.05亿元,上海工业增加值4456.04亿元。广东工业增长18.3%,增速低于山东(23.6%)、江苏(21.4%)和浙江(19.1%),高于上海(13.4%)。广东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958.34亿元,增长24.8%;山东实现利润2633.97亿元,增长21.7%;江苏实现利润1901.8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pringch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家要善于修改和套用,省时省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