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医案-针灸学核心课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头痛

头痛是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病证,在多种急慢性疾病均可出现,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本病常见于高血压、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脑炎、脑膜炎、感染性发热、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脑肿瘤、颈椎病以及五官科等疾病。

本病属于中医学“头风”的病证范畴,常与外感风寒湿邪,以及情志、饮食、体虚久病等因素有关。头为“髓海”,又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且足厥阴肝经、督脉均行头部。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凡致头部经络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脉络不通或脑窍失养等,均可出现头痛。基本病机是气血失和、经络不通或脑窍失养。本病病位在头,与手、足三阳经和足厥阴肝经、督脉相关。

【辨证要点】

主症头部疼痛。发病较急,痛无休止,外感表证明显,为外感头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常伴头晕,遇劳或情志刺激而发作、加重,为内伤头痛。

十二经脉中,六阳经及足厥阴肝经循行于头的不同部位,故临床上可分别将前头痛、偏头痛、后头痛、颠顶痛辨位归经为阳明头痛、少阳头痛、太阳头痛和厥阴头痛。

阳明头痛疼痛部位在前额、眉棱、鼻根部。

少阳头痛疼痛部位在侧头部。

太阳头痛疼痛部位在后枕部,或连及项后。

厥阴头痛疼痛部位在颠顶部,或连及目系。

头胀痛或抽痛、跳痛,目眩,心烦易怒,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阳头痛。头空痛,头晕,神疲无力,面色不华,劳则加重,舌淡,脉细弱,为血虚头痛。头痛昏蒙,脱腹痞满,呕吐痰涎,苔白腻,脉滑,为痰浊头痛。头痛迁延日久,或头部有外伤史,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舌暗,脉细涩,为瘀血头痛。

【治疗】

1.基本治疗治法调和气血,通络止痛。取局部穴位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

主穴

阳明头痛:阿是穴,头维,印堂,阳白,合谷,内庭。

阳明头痛:阿是穴,头维,

印堂,阳白,合谷,内庭。

少阳头痛:阿是穴,太阳,丝竹空,率谷,风池,外关,足临泣。

少阳头痛:

阿是穴,太阳,丝竹空,率谷,风池,外关,足临泣。

太阳头痛:阿是穴,天柱,厥阴头痛:阿是穴,百会,后顶,风池,后溪,申脉。四神聪,太冲,中冲。

太阳头痛:阿是穴,天柱,厥阴头痛:阿是穴,百会,

后顶,风池,后溪,申脉。四神聪,太冲,中冲。

配穴外感头痛配风府、列缺;肝阳头痛配行间、太溪;血虚头痛配三阴交、足三里;痰浊头痛配丰隆、中脱;瘀血头痛配血海、膈俞。

方义头部阿是穴调和气血,通络止痛;合谷与内庭、外关与侠溪、后溪与申脉、太冲与中冲分属于手足阳明经、手足少阳经、手足太阳经、手足厥阴经,每组两穴为同名经穴配合,一上一下,同气相求,疏导阳明、少阳、太阳、厥阴经气血。

操作头维向后平刺0.5寸,印堂向下平刺0.3寸,阳白平刺0.5寸,合谷直刺0.5寸,内庭向上斜刺0.5寸,太阳直刺0.5寸,丝竹空向后沿皮平刺至率谷穴,风池向鼻尖斜刺0.8寸,外关直刺0.5寸,足临泣直刺0.3寸,天柱直刺1寸,后顶平刺0.5寸,后溪直刺0.5寸,申脉直刺0.2寸,百会平刺0.5寸,四神聪向后平刺0.5寸,太冲直刺0.8寸,中冲浅刺0.1寸,阿是穴平刺0.5寸,诸穴皆行捻转泻法。配穴行虚补实泻法,瘀血头痛可点刺出血。头痛急性发作时每日治疗1?2次,慢性头痛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取枕、额、脑、神门。毫针刺法,或埋针法、压丸法。对于顽固性头痛可在耳背静脉点刺出血。

(2)皮肤针法取太阳、印堂及阿是穴。用皮肤针中、重度叩刺。适用于外感头痛及瘀血头痛。

(3)穴位注射法取风池。选用1%的盐酸普鲁卡因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0.5?1mL。适用于顽固性头痛。

【医案选录】

患者,男,30岁,因右眉棱骨上部偏头痛,有时左侧痛,起病已2月余就诊。患者每天下午1时痛增,下午5时至夜剧痛,呈阵发性,每于讲话时痛剧。今晨起床时患者头晕不能起床,舌质暗红,苔白黄略干,脉弦滑数。

诊断:阳明头痛。

治则:调和气血,通络止痛。

取穴:太冲、合谷(双)、天柱(双)、印堂、阳白(右)。

治疗:先针太冲、合谷,行泻法,头痛有减轻,留针30分钟,其间每5分钟行泻法运针1次。出针后在针挑天柱、印堂、阳白(右)三穴,挑针完后头痛消失。该患者共治疗3次,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符文彬.司徒龄针灸医论医案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60.)

【按语】

L针灸治疗头痛的疗效主要取决于头痛的原因和类型,总体而言功能性头痛,特别是偏头痛,针灸疗效较好。对于多次治疗无效或逐渐加重者,要查明原因,尤其要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

2.头痛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禁烟酒,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避免过劳和精神刺激,注意休息及情绪调节。

文档评论(0)

贤阅论文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在线教育信息咨询,在线互联网信息咨询,在线期刊论文指导

认证主体成都贤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68KRKR6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