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3泰州:越来越甜
作文:(60分)
请以“越来越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中心词是“甜”,“越来越”是对“甜”的修饰和限制。
先来理解“甜”,是一种味觉体验,可以是某种食物的滋味,也可以是内心的甜蜜感受。再来看“越来越”,强调这种滋味或感受的渐进性,即在行文时要突出层次性,故事的发展要有逐渐推进的过程。
另外,还要注意,这种“甜”,不是先苦后甜,也不是一蹴而“甜”,而是由原来的不是太“甜”到“甜”,甚至更“甜”,这个过程是需要有一个慢慢体会、深入思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体现出考生认识的加深、思想的提升。
具体写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可以选取家庭生活。比如,你可以写一家人向着同一个目标奋进,一路上彼此关爱,相互扶持,在距离目标越来越近的过程中,感受亲情的温暖、奋进的快乐等,这种感觉是“越来越甜”的;你也可以单独写你与奶奶相处的时光,本来奶奶给我缝沙包就感到非常地愉悦,再加上奶奶又为我做好吃的桂花糕等,更让我感觉到时光的美好与甜蜜,因此与奶奶相处这样时光让我觉得越来越甜,借此来表达对奶奶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2.可以选取学校生活。比如你可以描述一个开始并逐渐变得愉悦或幸福的经历,像刚踏入初中生活的喜悦,再到结交朋友的欣喜,直至看到老师温暖评语的感激等都可以成为你初中美好生活中越来越甜的素材;也可以以“读书”为主题,写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逐渐走近名著中的人物,感受名著的真谛,发掘出作者蕴藏其中的思想精华,点出阅读能给我们带来的“越来越甜”的滋味。
3.可以选取社会生活。考生可以以叙述者的视角,写他人的故事,揭示他们身上感动人心的精神和品质;也可以主动参与他人的故事,和他们一起奋斗,一起感受,以一个小小的切口,展现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发展。
当然,在文章结尾,要总结这种甜蜜经历给自己带来的正面影响和积极心态,以及对这种变化的感激和喜悦之情。。
越来越甜
走在江南迷蒙、潮湿的小巷里,青石板小路上回响着我轻轻的脚步声。
远处,老人沙哑的嗓音在巷子里回荡:“卖灶糖嘞——甜津津的灶糖——”巷子旁的街道上车水马龙,汽车疾驰而过的声音、路人的嘈嘈切切的交谈声、商贩挑着的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把灶糖老人的声音淹没。除了偶有的一两声吆喝,大部分时间里,老人就静静地坐着,守着那几乎没人光顾的小摊。
这是江南古镇的一条市井小巷。青砖黛瓦,古木老藤,与繁华的大街仅隔有一箭之地,却仿佛古老幽静得从未改变。老人坐在巷子口的香樟树下,面容枯瘦,皮肤上的褶皱好似身后樟树开裂的树皮,远远看去,人和树竟似长成了一体。老人在巷子口卖了几十年的灶糖,那晶莹剔透、甜津津的灶糖,曾吸引无数人来购买,是人们甜蜜的童年回忆。老人还记得,那时他身后的这棵树还没有这般粗壮,纤细的枝干和嫩绿的枝芽处处彰显着蓬勃生机,那时,他还是“灶糖叔叔”。每每到了傍晚,夕阳撒下金黄的余晖,不偏不倚,正好笼罩在他的小摊上,灶糖在金光下显出诱人的色泽,刚放学的孩子们循着醇厚的糖香,欢呼着奔向他的小摊,相互簇拥着买灶糖。灶糖入口,甜味在口腔内游走,甜蜜了他们的心,孩子们的笑脸也甜蜜了他的心。后来,孩子们长大了,各自成了家,也有了孩子,曾经的“灶糖叔叔”不知何时变成了“灶糖爷爷”。
老人不知他在树下卖了多少块灶糖,也不知在那个清贫的年代,他的灶糖给孩子们带去了什么,他想着,灶糖应该再甜一点,好让孩子们的笑脸再多一点。岁月荏苒,纤细的树木长成了苍劲的古木,老人的灶糖越来越甜,可是,曾经的孩子们长大后,带着他们的孩子,渐渐都搬走了,吃灶糖的人越来越少了。曾经,老人在摊前忙得不可开交,如今只能坐着发呆。
老人的儿子说:“现在这个年代,日子越来越好,想吃什么买不到呢?比灶糖甜的、好吃的东西多了去了,谁还愿意特意回到这偏僻的地方来吃灶糖呢?您也别在这死守着了,安享晚年不好吗?”老人笑着摇摇头,说:“几十年的习惯难改啊,况且我老了,守着这些旧东西,我安心,哪天孩子们想吃灶糖了,总有个地方好去啊。”
一天,一个回乡的青年走到巷口:“灶糖叔叔!”他脱口而出。老人浑浊的眸子一下亮了:“孩子,要再尝尝叔叔的灶糖吗?”老人利落地拿起一把锃亮的小刀,熟练地切下一块方正的糖。那人接过糖,放进嘴里,丝丝甜味在嘴里弥漫开:“叔叔的糖越来越甜了,好像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呢,那时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等放学铃一响,就跑出学校,抢第一块灶糖!”老人很高兴还有人记得那段“灶糖岁月”,说道:“孩子,你记得回去跟你当年的同学说,叔叔一直在这,你们什么时候想家了、想吃灶糖了,就回来,叔叔等你们。”
于是,老人就如古木一样,静静地伫立在巷子口,沐浴着暖暖的夕阳余晖里,静候着曾经的孩子们如倦鸟般缓缓归来。
老人的糖历经岁月的发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全国两会热点(时评文章)-备战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热点素材.docx
- 2024全国两会热点+(主题词+金句+精彩报道+……)-备战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热点素材.docx
- 解读:尝到甜头之后或尝到苦头之后(淮安)-2023年中考真题作文+写作指导+例文展示+名师点评.docx
- 解读:那一次,我与+——深深共鸣(宿迁)-2023年中考真题作文+写作指导+例文展示+名师点评.docx
- 真题重组卷03(重庆专用)(解析版).docx
- 真题重组卷04(重庆专用)(解析版).docx
- 真题重组卷05(重庆专用)(解析版).docx
- 中考12个话题议论文写作素材积累+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docx
- 中考议论文预测:青年责任与担当类万能模板+作文导写+精彩题目+名言+新鲜事例+范文+人民日报及习语金句.docx
- 专题09 作文(预测与满分范文)4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
- 课件制作、方案代写能手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业写作,多年写作经验,专业代写撰写文章、演讲稿、文稿、文案、申请书、简历、协议、ppt、汇报、报告、方案、策划、征文、心得、工作总结代写代改写作服务
文档评论(0)